走进红土山村委会的农家书屋,书架上一尘不染,各类图书摆放整齐有序,一旁桌椅上的图书借阅登记册格外的显眼,上面记录着读者的信息和书籍的借阅情况。
近年来,勤丰镇把农家书屋建设作为基层文化建设的延伸和纽带,不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家书屋的建管用,引导全民阅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成为凝聚精神、促进乡风文明、帮助群众提高思想认识的“文化粮仓”。
“自从脱贫攻坚以来,我们村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养牛的养牛,种菜的种菜,种万寿菊的也多,所以大家有时间的时候都喜欢来农家书屋找本书看看,学点种养殖相关的东西”,红土山村的农家书屋管理员一边整理图书一边说道。
像这样的情况,在勤丰镇并不少见,11个村(社区)均配备了农家书屋,为了满足农村读者的生产生活需求,让农民“用得上”“看得懂”。勤丰镇把图书的管理和更新当作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配足、配强、配新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实用图书上下功夫,在提高农家书屋管理员业务能力上出实招,通过提升硬件设施和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读者走进书屋,真正使农业科技“飞”进田间、地头、畜圈,切实引领、指导农民发展农业生产。
截至目前,勤丰镇共有11个农家书屋,图书17000余册,农家书屋管理员11个,通过“接地气”的配书,和弹性的开放时间,农家书屋充满了“农味”,逐渐成为勤丰镇乡风文明建设的主阵地,成为了群众致富路上不可或缺“充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