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市情概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彝族大刀舞非遗传承人普顺发

日期:2019年04月19日   作者:陈明海   来源:民族时报    点击:[]

楚雄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节日中最盛大的节日。说到火把节期间庆祝活动,就不得不提大刀舞了。大刀舞,彝语称“阿托皋”,是彝族群众喜迎火把节时跳的一种较为原始的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高峰乡、广通镇田心村和元谋县花同等彝族村寨。

大刀舞原本表现战争厮杀的情景,流传至今则以娱乐为主。表演中由高大精壮男子高举三面白、红、黑色巨大面具,分别代表“天、地、人”三大神。普顺发就是彝族大刀舞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

普顺发现年83岁,2012年9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第四批国家级传承人。普顺发出身禄丰县高峰乡海联村委会大花箐村的毕摩世家。幼年时就跟从伯父学习彝经和祭祀知识,以及学习彝族大刀舞表演,他既懂汉文,又通晓彝族传统文化。能主持火把节祭祀活动,会制作脸谱(傩神面具)、大刀,掌握大刀舞表演及唢呐吹奏技艺等。还记录整理了《火把节祭经》《丧葬经》等,并积极向年轻人传授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彝族大刀舞是高峰乡彝族所独有的一种在火把节祭祀活动中表演的彝族民间舞蹈,相传曾有72套路,后来逐渐失传,目前唯有普顺发还熟知其中的10个套路。

普顺发十分重视传承人的培养,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毫不保留地传授彝族毕摩和大刀舞表演技艺,现已培养胡金富等3位彝族火把节祭祀毕摩传承人和胡金良等40多名大刀舞表演骨干。凭着自己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事业的深厚感情,普顺发潜心钻研彝族文化,自费去各地拜访同行,对祖传的毕摩经加以补充、校正和诠释,经过多年努力,他用汉字记彝音的办法,记录了《火把节祭经》、《丧葬经》共三本草稿五千余行。与唐楚臣合写《高峰乡彝族火把节调查报告》一文,刊载在1994年《彝族文化》,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被译为日文在日本发表。

普顺发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仍然能舞能耍大刀,并能讲述大刀舞的内容、传说、含义。普顺发不仅能主持彝族火把节祭祀活动,还熟练掌握大刀舞祭祀活动使用之傩神面具各色彩旗绘制、塑土主神像等技术,吹奏长号、唢呐等民族乐器,有很高的演奏技艺,在当地有很高的社会声誉。他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彝族毕摩祭祀仪式和大刀舞表演技艺传授给当地的彝族青年,他本人多次参加州县乡火把节民俗活动表演,深受好评。(来源:民族时报 陈明海)

上一条:中村乡傈园新村获省第二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称号
下一条:彩云镇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