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基层政务事项标准目录

黑井镇镇情简介

日期:2025年04月22日   作者:   来源:    点击:[]

【地理位置】黑井镇位于禄丰市西北部,东邻高峰,西接牟定,南连妥安,北靠元谋,距市区80公里,距州府71公里,距省城160公里,国土面积133.6平方公里,成昆铁路、永广铁路复线自南而北穿境而过。

【行政区划】黑井镇辖青龙、银马、大树、法龙、赵园、复隆、松平、三合8个村和黑井1个社区,96个自然村,128个村民小组。

【人口民族】2024年末,全镇有居民5700户,17513人。其中,男性9095人,女性8418人;非农业人口2535人,农业人口14978人。全年出生96人,出生率0.54%,死亡99人,死亡率0.56%;有汉、回、彝、苗等10个民族,汉族人口9569人,占总人口55%;少数民族7944人,占总人口45%;其中:彝族5377人,占30%;回族2264人,占13%,苗族173人占1%,其他民族130人。

【自然概貌】全镇辖域东西宽7.86公里,南北稍长约18公里,面积133.6平方公里;海拔在1323—2498米之间,最高点石坡坡山(海拔2498米),最低点迤碧河河口(海拔1323米),集镇区海拔1540米。立体气候明显,镇政府所在地平均气温18.7℃,年均最低温5℃、最高月平均气温27.6℃,年平均降雨量713毫米,全年无霜期325天,年日照数1848小时,积温7774.8℃。耕地面积32653亩,其中水田12744亩,旱地1990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93亩。

【资源特产】黑井镇曾因盐而兴,是“西南丝绸之路”上著名的“盐都”,素有“明清盐文化博物馆”和“明清社会活化石”之称。境内矿产主要为盐、芒硝和石膏矿。盐矿储量为10655.52万吨,属小型矿;芒硝储量为195238.2万吨,属大型矿;石膏矿储量为49333万吨,属大型矿;以上矿产资源均分布在妥安硝井至大树村横山井20公里范围内。由于独特的土壤结构和特殊的气候条件,黑井金丝小枣果鲜、脆甜、味美,含糖量高,是天然绿色食品、上乘保健佳品;黑井石榴以皮薄、籽大、味醇且饱满而响誉省内外;黑井牛干巴也颇得省内外游客和市场青睐。

【经济状况】2024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0万元,向上争取一般公共预算补助资金1238万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886万元,完成招商引资21209.2万元;培育市场主体企业25户、限额以上企业1户,实现限额以上商贸业销售额673.7万元、零售额605.4万元,分别增长27.6%和20.7%。

【科教文卫】2024年,全镇义务教育阶段巩固率达99.6%,小学入学巩固率、适龄儿童入学率均达100%;表彰奖励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29名;大树小学撤校并点工作全面完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67.5万元,完成中小学教师宿舍提升改造45套;争取资金30万元,完成黑井小学美育教室建设;争取资金20.42万元,完成禄丰四中校园排危及教学楼提升改造。禄丰四中普高上线率达75.55%,被楚雄一中录取7人,黑井小学荣获“宋庆龄奖学金”1人。健康黑井建设持续推进,开展“两癌”筛查238人次,特殊家庭医生签约、社会救助实现全覆盖,孕产妇全部纳入规范管理,连续24年无孕产妇死亡,组织无偿献血2次,群众参与度与任务完成数均为历年之最。向上争取专项资金30万元,完成慢性病诊疗专科建设,患者就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成功举办冬季运动会,全民健康事业蓬勃发展。依托“基层治理一张网”,实现养保申报率达81.22%,医保申报率达94.01%,发放社会保障资金55万余元,惠及困难群众524人。

【社会生活】2024年,黑井镇依托“基层治理一张网”,实现养保申报率达81.22%,医保申报率达94.01%,发放社会保障资金55万余元,惠及困难群众524人。开展劳动力技能培训2期75人次,创建“15分钟就业服务圈”“零工驿站”,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7830人,安置乡村公益性岗位110个、城镇公益性岗位4个;开展创业培训3期120人次,完成“贷免扶补”和创业担保贷款6户160万元,成功获评全州唯一的“省级创业小镇”。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受理办结各类矛盾纠纷259起,调处成功率达100%,接待群众来访18次,高质量处理信访件18件,办结率达100%;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组织“利箭行动”14次、专项普法宣传16次,实现连续13年无命案;督促铁路巡护人员定期巡护,切实保障铁路安全运行。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全面落实,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加强,道路交通、地质灾害、食品药品等安全生产工作稳步推进,开展专项检查6次,年内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乡村振兴】2024年,黑井镇健全线上、线下双向协同动态监测网络,严格落实各项帮扶政策,全年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24次,消除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13户30人;“雨露计划”帮扶119人次24.25万元,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医保参保率达100%,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户;深入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全年发放小额扶贫贷款41户205万元,引导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转移就业1350人,发放务工交通补贴29万余元,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含监测对象)实现动态清零,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20447.6元,同比增长5.64%,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024年,黑井镇9个村(社区)《“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2021—2035年)》编制全面完成,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35个,新建自然村公厕4座,打造农村污水治理示范村5个,创成州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个、州级“绿美村庄”20个、市级“美丽村庄”2个,绿美乡镇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黑井社区成功入选云南省“千万工程示范村”典型案例,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学习实践不断深入,乡村面貌实现美丽蝶变。

【生态建设】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排查整治,全力做好各级环保督察及审计反馈问题整改。投资47.76万元完成2024年度异地造林398亩;完成绿化植树2.8万余株,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有效加强;完成森林病虫害监测12次67万余亩,全年未发生松毛虫、松材线虫等病虫害。切实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全年未发生森林火灾。办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1件、环保信访问题25件,办结率100%。镇、村两级河(湖)长巡河2153次,发现并整改问题7个,处理河湖“四乱”图斑27个;编制水库度汛计划和管理应急预案各24份、水污染事件应急处置预案4份,配备防溺水救援物资24套,河湖管护水平有效提升。

【产业发展】2024年,黑井镇打造水稻高标准生产样板11个879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样板200亩、玉米连片攻关样板100亩、洋葱种植示范基地120亩,全年种植粮食4.77万亩、产量1.18万吨,蔬菜3.12万亩、产量4.54万吨,水果0.52万亩、产量0.57万吨,新增州级农业龙头企业1户。畜牧产业蓬勃发展,生猪存栏14423头、出栏8749头,肉牛存栏6800头、出栏2309头,肉羊存栏14521只、出栏4068只,家禽存栏94765羽、出栏62020羽。依托黑井古镇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以资源换产业、以产业促增收,继续走好“文旅赋能、农旅互促”的发展路子。结合资产收储项目推动古镇及周边闲置资产、老旧民居活化利用,打造了一批以莫问炁舍、井里为代表的精品民宿,全镇共有特色民宿、客栈23家,床位556个,烟溪苑成功入选“云南省等级旅游民宿培育库名单”。以古镇为核心向周边村落拓展特色民宿、特色美食、采摘体验、观光农业等庭院经济,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就地就近创业就业。全年累计接待游客29.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5580万余元;乡村旅游直接、间接带动就业超过900人,带动节庆经济、庭院经济、网红经济等附加效益达700余万元,户均增收0.7万元。黑井社区成功入选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认定名单。


下一条:【重大建设项目】黑井镇抽水蓄能项目推进情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