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禄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索  引  号:11532331015179648Q-/2022-1012001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禄丰市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2年10月12日 发文字号:禄政通〔2022〕32号 主  题  词: 标      题:禄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2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

现将《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禄丰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前言

“十四五”时期是禄丰开启现代化小康社会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重要五年,也是禄丰成功撤县设市后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是根据《楚雄州“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禄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禄丰实际情况编制,主要明确全市“十四五”期间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是禄丰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和州委工作要求,推动全市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部署,是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全局性、指导性的总体规划。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禄丰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主要预期指标顺利完成,部分经济指标超额完成,为“十四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力推进。一是公共租赁住房建设。2016年以来,始终把住房保障作为解决民生问题、改善民生质量、构建和谐的重点工作来抓,严格管理程序,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禄丰县城镇廉租住房分配和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和《禄丰县公共租赁住房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配套管理制度,在国家政策范围内不断扩大保障面,实现应保尽保,2020年全面完成当年度州级下达的年度入住指标任务。二是农村危房改造。2016年以来,禄丰市委、市人民政府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作,为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提供坚强的住房保障。五年来,全市共计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16108户,落实补助资金27335万元。其中2020年实施农危改109户(动态新增4类重点对象52户,非4类无力建房对象57户),落实补助资金114万元。三是棚户区改造。2016年以来,禄丰市坚持城乡统筹,大力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十三五”期间共计实施4234户,其中在旧城区采取货币化安置改造3634户,累计补助资金16.33亿元。四是老旧小区改造。根据《禄丰县2019年—2021年度县城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禄丰市从2019年起对2000年以前建成的105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涉及259栋住宅建筑单体,4772户,总建筑面积约46.91万㎡,三年估算总投资39328万元。截至2020年底,2019年度35个、2020年度3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完工,2021年度40个小区改造项目正在积极组织招标工作,计划3月底前开工建设。

建筑业提质增效,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一是2016年以来,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关于建筑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加强建筑市场的监督管理,常态化开展建筑市场执法监察和监督检查。按照“扶优扶强、扶精扶专”的原则,培育和壮大建筑市场,到2020年末禄丰市建筑企业已达27家,形成了企业数量基本适度,专业类别趋全,级别搭配渐趋合理的建筑业队伍体系,“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建筑业总产值93.35亿元,其中2020年度完成建筑业产值23.84亿元,增速2.3%。二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把促进住房消费作为重要抓手,完善住房供给体系,全面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促进全市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市房地产市场运行处于总体平稳的态势,2016年至2020年,共计完成房地产销售面积118.28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投资40.55亿元,其中2020年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8.7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完成房地产投资11.47亿元,同比增长约14.7%。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6年以来,禄丰市突出项目支撑,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核心,采取多重投融资模式,不断完善城市路网项目建设,切实提升人居条件和经济发展环境,稳步推进亚行项目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先后实施了金山南路南延长线、星宿大街东段等十余项市政工程,累计投入市政道路项目建设资金12.68亿元,完成河道治理5.5公里、景观绿化33万平方米、新建城市道路近12公里。

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基础进一步夯实。五年来,禄丰市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质量安全第一的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每年定期与全市建筑企业签订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书,大力开展建设工程质量提升行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监管能力提升行动和质量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等工作,五年来,共监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291项(竣工258项),建筑面积234.8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79.6万平方米),建设投资471134万元,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其中2020年监管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51项,建筑面积75.15万平方米,建设投资172562万元。五年来建设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未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工程质量安全事件。

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一是多部门联合加大对历史文化名镇村、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力度,目前禄丰市金山镇炼象关村、妥安乡琅井村、黑井镇黑井村和板桥村、勤丰镇旧县村已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传统村落保护建设项目已基本实施完毕。二是加强指导,对金山镇炼象关村、妥安乡琅井村和黑井镇进行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保护建筑确定;三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加大对村镇环境卫生、污水、垃圾的整治力度,村镇污水、垃圾得到有效治理,并逐步建立长效机制。

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以工程审批制度改革为主要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惠企便民、优化环境、激发活力,将审批事项集中在网上办理,主动服务做“加法”,便利企业做“减法”,依托互联网,逐步实现工程审批网上办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终实现行政审批“零跑腿”服务模式,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民化一流营商环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助推禄丰市建筑与房地产业有序发展。

(二)存在问题

全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对照全面建设“水韵龙乡、康养之城、产业高地、美丽禄丰”的目标要求,还有不少差距。

新发展理念树得不牢,城市品质不高、功能不全。一是推进住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识不强、主动性不够,在州内已实施的装配式建筑在我市尚未推广,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的比例也不高。二是新时代城镇建设正从“规模、速度”向“品质、内涵”转变,禄丰市的城市建设功能单一、特色不鲜明,品质和内涵距离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有较大差距,城市更新任务艰巨。三是建筑业、房地产业两业发展水平不高,全市建筑业企业资质结构不合理,优势不突出,总体实力不强,以房建为主的建筑业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房地产开发项目规模小、开发理念滞后,产品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品质的改善性住宅房源短缺,不能满足多元化市场供需要求。

城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存在短板。一是基础配套建设整体质量不高,规划、建设和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市政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城镇规模扩张较快,城乡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公共服务体系配套不完善,“城市病”日益凸显;部分区域发展方向(定位)还不够明确,存在同质化建设的问题。二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依然明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不高,生活垃圾分类设施配套不足,部分村组农户改厕质量不高,存在后续管护不到位的问题。三是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森林城市、地下管廊等建设刚起步,城乡建设风貌特色缺失,彝族文化特色、恐龙文化特色等禄丰城市特色挖掘还不够。四是城区交通通行条件还有待加强,金山南路、环城东路等3条“断头路”尚未打通,城市运营重建轻管,服务能力弱,违法违规建筑、车辆乱停乱放、占用人行道停车现象突出。五是生态文明建设滞后,城镇噪音、光源、空气、污水等环境污染管理、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配套机制体制亟待改革完善。一是“人地钱”挂钩机制落实不到位,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城乡公共设施联动发展不均衡;市政建设仍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资金投入不足,制约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二是在区域城镇体系和跨区域协同发展、城乡融合、公共服务机制补短板、土地和人口管理、资金来源多元化、招商引资、生态环境保护、城镇精细化治理与可持续运营等方面,与新时期高质量发展要求还不匹配,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亟待改革优化。

(三)面临环境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禄丰市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仍面临重大机遇和诸多挑战,必须强化忧患意识,紧抓机遇,改革创新,尊重城乡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切实提高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水平,努力开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大循环双循环新格局构建。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构建大循环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仅是中央发展全局性战略,也是适应了国内基础条件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际环境变化的特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禄丰市住建事业的发展要抓住此次机遇,不仅从长远驱动住建事业平稳健康发展,也是推动禄丰市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推进城镇化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推进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将全面提升全市城镇建设品质,促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领域将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城镇化提质、住房与房地产发展、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进一步释放市场需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改善民生主渠道,随着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提升等工程的实施,将极大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国家两新一重建设加快。国家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为禄丰扩大有效投资带来政策性机遇,有利于加速建设“数字禄丰”,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城乡建设补短板强弱项、提升城乡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老旧小区改造提上日程。2020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重点改造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推动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对于禄丰市来说,既是重大政治任务,也是重点民生工程,同时也是重要发展机遇。未来的五年,禄丰市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体检试点和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居住社区建设,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强化要素集聚和产业带动能力,不断提高城市的承载能力。

滇中城市群高质量推进。云南省大力推进滇中城市群发展,将推动禄丰深度融入昆明周边1小时经济圈、物流圈、生活圈,与滇中城市在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配套领域协同发展,这种区域协调发展势必带来大量的交通、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房地产,为禄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带来机遇。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实现由集中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推动实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推动全省农村面貌整体改观、整体提升。新的战略部署必然带来新的政策红利,将为禄丰大力推进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农房抗震改造、农村建筑风貌管控、村庄环境治理、传统村落保护等工作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和绿色发展摆到核心位置创新方面,信息技术与建设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建筑业从房建低端领域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变,房地产业从传统发展模式向现代产业发展模式转型,加速实现建设产业转型升级;信息技术与住建管理事业的深度融合,也将促进住建管理模式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人本化。绿色发展方面,绿色发展是住建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构建绿色规划、设计、施工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装配式建筑,普及绿色建材等工作将有序推进,禄丰住建事业的持续发展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充分利用有利条件,积极应对新常态下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把握机遇,改革创新,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切实提高住房城乡建设工作水平,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努力实现发展新目标。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住房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全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州市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以推动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为总纲,着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乡高质量发展;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房地产业和建筑业提质增效,推进产业引领带动;着力住房保障,推进住有所居;着力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推进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禄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打造楚雄州经济发展核心引擎。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原则。突出抓好城市更新和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稳定房地产市场,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努力实现广大人民群众“住有所居”。

坚持补足短板,稳保增量的原则。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兼顾原则,既要优先补足现有缺口、巩固既有成果、修正问题、破解难题,又要适度超前谋划城市基础设施,稳步推进增量供给,不断提升城乡综合承载能力、供给能力和质量效益。

坚持绿色生态,高效优先的原则。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坚持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普及节能和低碳建筑技术体系,推广绿色建筑,建设海绵城市、生态园林城市、数字城市,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城乡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发展,提质增效的原则。全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创新体制机制和投融资渠道,形成市场主导的内生长机制,营造市场要素自由有序流动和有利于创新发展的环境,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和市政公用事业转型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统领,形成人居环境更加优美、人文特色更加彰显、两大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建设管理更加精细的城乡建设新格局,努力开创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城镇化建设格局不断优化,城市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严肃性提高,城市风貌特色彰显。贯彻落实《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禄丰中心城区及城乡居民点发展格局。到2025年,以禄丰中心城区为新型增长点的滇中城市群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禄丰中心城区和禄武产业新区融合发展更加兴旺,城市设计的管理制度、法规体系和工作方式全面完善,城市特色风貌得到彰显、建筑水平快速提高、房屋和设施绿色节能、人居环境切实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管理效能进一步增强,形成人口聚集度高、资源配置合理、经济互补性强的禄丰特色城乡体系,到2025年,禄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

二是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持续实施,城镇住房建设稳步推进。到2025年,实现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45平方米左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适度规模,房地产服务业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市场监管体系更加完善。细化房地产市场需求主体、完善土地供应政策、强化对市场预期管理和引导、有序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支持鼓励农民工和农民进城购买城镇商品住房、发挥好住房公积金作用等措施,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切实做好去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各项工作,实现商品房供需基本平衡,供应结构更加合理。“十四五”期间,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拟实施各类棚改5000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2100套,计划商品房销售面积年均增长10%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年均增长5%左右。

三是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建筑市场监管持续加强,低能耗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良好。继续巩固和稳定建筑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支柱产业的地位,基本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建筑产业诚信管理体系、现代化运行体系和规范化市场监管体系,力争“十四五”期间,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100亿元以上。落实工程建设参建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制,杜绝重大以上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减少一般性建筑安全生产事故。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行业人才队伍。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开展建筑节能改造,到2025年,力争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50%。

四是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建设管理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城市生态空间格局持续优化。按照城市推进情况,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工作,“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禄丰环城东路北延线建设工程、南部新城道路、禄丰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禄丰集镇供水项目等122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项目概算投资约533亿元,着力弥补薄弱环节,到2025年,开工建设中心城区城市地下管廊3公里以上,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8.5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面积率达到15%以上,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网10公里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以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以上。

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村庄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禄丰村镇建设管理工作,做好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管理工作,全面完成国家传统村落挂牌保护工作。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统筹推进农房抗震改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到2025年,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5%、75%以上。

2035年远景目标。到二〇三五年,禄丰与全国人民一同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禄丰经济实力、综合竞争力将大幅跃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居全省前列,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水平极大提升,生态环境根本好转,“滇中城市群增长极核心引擎、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先行区”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表1 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指标

2020年

2025年

1

城镇化水平

常住总人口(万人)

36.65

38.5

预期性

2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37.07

60

预期性

3

城乡品质

城市建成区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

7.5

8.5

预期性

4

城镇供水普及率(%)

99

100

预期性

5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100

100

预期性

6

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10

60

预期性

7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预期性

8

乡镇镇区生活污水处理率(%)

75

预期性

9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

75

预期性

10

绿化环境

城市建成区绿地率(%)

34.19

35

预期性

11

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38.76

40

预期性

12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3.85

14

预期性

13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70.73

90

预期性

14

海绵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

9.11

12

预期性

15

住房建设

老旧小区改造数量(户)

1329

【4626】

预期性

16

商品房销售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8.72

30.15

预期性

17

产业发展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亿元)

11.47【40.55】

14.64

预期性

18

房地产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增速(%)

13.04

10

预期性

19

建筑业总产值(亿元)

23.84【93.35】

【100】

预期性

20

绿色低碳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

50

预期性

21

海绵城市建成面积占建成区面积比例(%)

30

预期性

备注:【】内为五年累计数据

三、空间格局

(一)打造滇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

推进思维理念、产业布局、基础建设、市场环境无障碍地融入滇中经济大循环,建设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打造滇中对外开放门户,建设开放型经济高地。厚植禄丰城市功能优势,优化城市发展动能,升级“区域经济、交通枢纽、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教育医疗”五个中心的建设水平,强化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高效集聚禄丰产业和人口,推进滇中区域协调发展。围绕“打造滇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聚焦发力,真正把交通条件、资源条件、要素条件转化为交通优势、资源优势、要素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走在滇中前列,为滇中崛起、云南省高质量发展作出禄丰贡献。

(二)完善市域城镇空间发展布局

围绕“区域联动、空间协同、聚力中心、产业兴城、特色强镇”五个定位,以融入楚雄州域“接轨昆明、双核引领、三群崛起、多点支撑、一体发展”城镇空间布局为目标,高质量建设滇中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着力提升禄丰市聚集力、吸引力、影响力,构筑全市“一核”引领、“两心”承载、“四重”辐射、“五轴”联系的市域城镇空间布局。

四、主要任务

(一)健全城市更新机制,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1.建立健全城市更新机制

开展城市体检。围绕“生态宜居、健康舒适、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8个方面内容,按照“突出重点、群众关切、数据可得”原则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出发展短板,精准、客观分析评价人居环境质量及存在问题。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建立“一年一体检,五年一评估”的城市体检工作机制。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以改善人居环境、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治理“城市病”为核心,统筹推进禄丰城市更新,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重点是推动老城更新片的老旧小区、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同步推动城市路网完善,构建片区慢行系统;完善片区供水、排水设施,完善医疗、教育、文化设施配套;对主要街道开展城市风貌提升;推动城市绿化和生态修复。力争到2025年,实现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更新,公共服务设施与公共空间优化升级,老旧厂区搬迁改造,城市风貌及城市生态修复不断改善,城市智慧健康发展,成功创建为楚雄州城市更新示范城市。

多渠道筹措城市更新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互利共赢”的原则,以城市更新单元片区为基础,以城市更新实施方案为引导,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探索城市更新项目利用专项债券、社会投资等融资渠道和方式,充分调动企业和居民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城市更新改造。

2.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改造

重点推进老城更新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小区建筑及公共空间整体风貌,以保障居民利益和福祉为项目核心,统筹更新改造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等项目建设,根据老旧小区规模合理构建生活圈。推进沿街立面整修改造,打造街区特色,确保应急设施配套完善,加快无障碍设施建设。采取更新改造、集中拆除、置换盘活等多种方式,推动建设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的完整居住社区。到2025年,全面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同步对2005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进行适度改造。

3.因地制宜开展棚户区改造

重点在老城更新片开展棚户区改造工作,推动棚户区周边居住与商业办公、生态空间、交通站点的空间有机融合与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禄丰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社区服务提供,与已完成的棚户区改造任务共同形成长效的管理机制,按照“前期先行、自下而上、按需申报”原则,实现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棚户区存量改造,制定“棚户区”梯次更新改造计划(目标),并力争按目标完成更新或改造。

4.有序推进老旧厂区改造

重点推进看守所及砖厂、老城更新片的面粉厂及附近环境的更新改造。引导老旧厂区的企业向具备条件的产业园区搬迁。利用老旧厂区腾退土地,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厂区改造,通过市场化方式发展现代服务业。根据老旧厂区发展定位和功能分区,适度进行商品房开发。

专栏1 统筹推进城市更新

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找准“城市病”问题,形成禄丰城市体检评估报告。

编制城市更新实施方案。结合禄丰城市体检年度评估报告,编制禄丰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建立禄丰城市更新项目库,优化城市更新实施方式和有关机制,加快推进老城更新片区改造。

实施城市更新提升工程。结合禄丰城市更新项目库,多部门协同指导推进城市更新项目实施;按照年度推进计划工作清单,稳步推进老旧小区、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厂区等改造。

开展美丽县城巩固提升工程。结合全市城市更新各项工作,开展城镇化补短板,持续巩固禄丰“美丽县城”创建成效。

老旧小区改造。继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重点是老旧小区(三期)改造。

城中村改造。重点是厂房城中村、菜园(及中所营)城中村、河西铺城中村、官场1组2组城中村、小台子城中村改造。

棚户区改造。重点是金山古镇棚户区改造。

老旧厂区改造。重点是老旧面粉厂改造。

(二)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夯实城乡发展基础

1.优化城市交通体系

加快构建快速路、主次干路、支路和巷道的分级路网系统,打通“丁字路、断头路”,完善景观路、步行街等体系,提高次干路和支路的路网密度,畅通新老城区快速交通道路联系。加强城市破损道路维护管理和规范设置,补齐城市道路标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修复破损路面,提升城市道路面积率,鼓励公交出行、绿色出行,结合城市路网和绿道布局,完善非机动车、人行交通及过街设施等慢行系统配套。完善配建公共停车场地和(立体)停车设施配套,补建新能源机动车停车位,强化城市停车智慧化管理。加大充电桩、换电站、加气站和公交站点等设施补点布局。到2025年,全市城市道路网密度达到8.5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不低于15%,道路完好率不低于96%,城市公共停车场车位占比达到15%。

专栏2 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工程

城市道路建设及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禄丰市政道路建设,提升路网密度,实现道路畅通快捷。推进禄丰环城东路、西山路等6个道路建设提升项目。

慢行系统建设工程。结合禄丰城市道路、公园绿地、城市水系、商业及文化等布局,建设一批自行车道和步行道。

静态交通建设工程。推进禄丰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充电站、充电桩、道路无障碍设施等项目建设,缓解停车难、充电难等“城市病”问题。

道路亮化工程。推进禄丰东河、西河灯光亮化项目实施。

2.提升供水排水防涝服务水平

提升城镇供水节水能力。加快提升城镇供水保障能力和公共饮水安全,加强全市供水设施和供水管网建设,推进老旧管网改造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切实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饮用水安全保障问题。加强城镇水资源循环利用及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鼓励将中水、雨水等用于市政杂用、绿化浇灌、公园景观等。加强城镇供水管网计量管理,提升管网漏损控制水平,加快推进城镇节水综合改造。

提升城镇污水处理能力。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行动,完善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提标改造,推进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及集中处理设施建设,补齐老城区设施及管网短板,全面整治管网错接混接和雨污不分等问题,推进城镇排水系统数字化管控,基本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污水直排。到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100%,重点镇污水设施覆盖率达100%。

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推进排水防涝系统升级改造,改造提升城镇河道排洪通道,科学设置排水孔,实施雨水源头减排,在城市建设和更新中积极落实“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加强重点区域监测预警,确保不出现严重的城市内涝。到2025年,全市排水防涝能力显著提升,内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部消除严重易涝积水路段,做到雨停后及时排干积水、重点路段快速排干积水;达到20年一遇国家防洪排涝标准;城市建成区不低于30%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标准要求。

专栏3 供水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程

城镇供水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禄丰市新建城区北片区第三自来水厂、供水管网改造。

城镇污水、防涝设施建设工程。推进禄丰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提质增效项目,东河、西河、南河的河两岸及城区建成区排水系统优化建设。加快楚雄州禄丰绿色水电硅材一体化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

3.推进环境卫生处理能力建设

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和无害化处理。全面推广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合理布局建设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完善有害垃圾、餐厨(厨余)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再生利用回收系统设施和转运设施建设。加强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进建筑垃圾减量化。全面整治旧垃圾填埋场。到2025年,居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覆盖率达70%,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城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85%;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0%。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继续推进全市公共厕所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公共厕所更新换代,积极发展环保、节能公厕;鼓励对外开放公共机构厕所。巩固提升公共厕所精细化建设管理水平。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城市公厕配建达5座/平方公里,城乡公厕覆盖率达100%。

专栏4 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工程

持续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巩固爱国卫生专项行动成果,以“清垃圾、扫厕所、勤洗手”为主题,实现垃圾转运和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及公共洗手设施全达标、全覆盖,着力补齐禄丰公共环境卫生短板。

推广城市垃圾分类。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快推进城市垃圾分类体系建设。

厕所革命工程。继续推进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老城区公共厕所更新换代,积极发展环保、节能、智慧公厕。

4.强化城镇燃气设施建设

全面提升城镇燃气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技术和服务水平;大力提高城镇燃气普及率和覆盖面,完善城镇燃气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到2025年,新建燃气管道10公里以上。

5.合理布置地下空间基础设施

加强禄丰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查清地下管线现状,获取管线数据,明确管线责任单位。推进地下空间统筹开发与高效利用,统筹考虑地下停车配套、地下市政管线与综合管廊、地下通道等地下设施建设。结合新区开发、老城改造、河道治理等契机,推进地下管线建设和城市发展同步进行,主次干路应预留合理综合管廊和地下管线建设空间。到2025年,禄丰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更加高效合理。

专栏5地下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开展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查清禄丰地下管线现状,获取管线数据,整合各行业和权属单位管线信息数据,建立信息系统。

地下管道、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实施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建设,实施禄丰管线入地及规整工作。

地下停车、地下通道建设工程。结合禄丰交通道路建设、商业开发、居住开发,引导完善地下停车、地下通道等配套建设。

(三)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塑造优美人居环境

1.构建15分钟便捷生活圈

加快完善全市5分钟、10分钟和15分钟居住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形成各级设施衔接配套及布局均衡的公共服务网络体系,配套教育(中小学、幼儿园等)、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公园绿地广场(含绿道和健康步道等)、社会福利、社区养老和其他(智慧化设施、菜市场、便民超市、智能快递柜、其他特色化设施等)补短板强弱项设施和无障碍设施,加强配套服务设施公众开放水平。关注“一老一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设老年(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加大和提高“儿童之家”建设力度和水平,协同创建儿童友好城市和儿童友好社区。鼓励构建多种功能复合的社区综合公共服务中心,为居民生活提供便捷的“一站式”服务。

2.提升城镇绿色生活空间品质

推进城镇建设融入周边自然环境。落实国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有关要求,在城乡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理念,推动城镇组团式发展;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和景观有机融合,顺应原有地形地貌,不挖山,不填河湖,不破坏城边原有山水环境,保护修复河湖缓冲带和河流自然弯曲度,优化儿童、老年人等生活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内生态绿道、绿色游憩空间与区域绿色空间有机衔接。

推动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和绿美城市建设。采取拆迁建绿、扩地建绿、见缝插绿、立体绿化、滨水绿化或地形改造等方式,提升园林绿化品质,按照“出门见绿、300-500米见园”要求,均衡布局各类绿地,大幅提升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小游园、口袋公园等公园绿地和广场绿地的服务半径覆盖率,完善城镇绿道网、道路两侧绿化布置,加大本地乡土植物应用。打开城市道路两侧的公共空间,将围院的通透式绿化与道路绿地紧密衔接,共享绿色城市,建设城市绿化美化示范。到2025年,全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低于14平方米,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不低于90%。

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建设。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区开发,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全过程,以绿色低碳发展方式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到2025年,力争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

专栏6城镇绿色生活空间建设工程

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按照省级有关要求,以“增绿提质”为主线,打造具有“特色鲜明、景观优美、类型丰富、幸福宜居”的云南绿美城市。

公园绿地及绿道网建设工程。按照“出门见绿、300-500米见园”要求,完善公园配置,均衡建设各类绿地,统筹整合各类城市慢行道、绿道、健身步道、旅游步道、登山步道等。推进禄丰金山公园、星宿公园提升改造。

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创建。加强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和管理,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维护等工作中,积极采用节能、节水的绿色器具、产品、材料。力争全市60%以上的城市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

3.加强区域水环境治理

持续推进全市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提质增效”,削减合流制溢流污染;在满足城市排洪和排涝功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对河湖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对城市建成区雨水排放口收水范围内的建筑小区、道路、广场、公园等运用海绵城市理念。

4.高水平推进城市总体设计

在充分衔接“十四五”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上,加快《禄丰市城市总体设计》调整完善和成果审查报批,通过明确主要任务和目标,构建各类各级系统,细化相关控制引导体系,制定规划管理设计准则,用高标准城市设计指导城市建设。严格控制城市建设密度和强度,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新建住宅最高不超过18层;确需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

5.保护城镇历史文化和特色风貌

加强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传承历史文化和风貌,保存传统街区整体格局和原有街巷网络,不拆历史建筑、不破坏历史环境,保护好古树名木,加强黑井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建筑保护传承,进一步加强历史建筑确定工作,推进历史建筑建档工作和历史文化数字化转型。提炼历史文化元素运用至城镇建设,提升文化品位。

加强城镇建筑特色风貌管控。统筹城市更新实施方案、历史文化与特色风貌专项规划的管控区域及管控内容要求,提升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水平,着重实施特色风貌更新改造工程及传统风貌街区保护利用修缮工程。加强重点地段、重要类型建筑风貌管控,深入实施高速公路、城市主次干道、标志性建筑和重点公共场所立面恐龙特色风貌打造工程,塑造“一路一景、一街一景、一园一景、一段一景”城市景观。

专栏7城镇历史文化保护与利用、特色风貌建设工程

历史文化名镇、历史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工程。推进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传承与修缮提升,推进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修复;完善黑井历史文化名镇供水、污水、垃圾、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加强禄丰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建立历史建筑“一房一档一图则”名录;推进历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工程,鼓励历史文化要素上线“一部手机游云南”,引导创新发展特色农业、文旅文创、传统手工艺等产业,助力“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

城镇特色风貌建设工程。关注城镇整体风貌、重点地段风貌以及建筑色彩、夜景照明、户外广告、雕塑小品等风貌要素管控。推进城市主次干路、标志性建筑和重点公共场所立面等特色风貌打造工程,推进城市实施一批“主题街”“主题巷”“主题广场”“主题公园”等特色文化体验和展示区。

开展城市十乱现象整治行动。对禄丰市建成区范围内的乱停乱放、乱吐乱扔、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采乱占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

(四)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

1.推进城乡基础设施融合发展

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关键,把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相结合,将乡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推动城乡市政基础设施等配套一体化发展和互联互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供水、污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厕所等)向周边坝区有条件的村庄延伸,完善乡镇公厕建设,以城乡融合建设发展促进乡村基础设施配套提档升级。到2025年,在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乡镇镇区、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85%、75%以上,在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的基础上,乡镇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75%以上。

专栏8城乡融合建设工程

推进乡镇镇区合理建设供水设施,尽量为周边村庄供水;有条件的村庄应纳入城镇管网集中供水;推进乡镇镇区合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

推进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建设及转运体系,加强镇村垃圾收运及终端处置设施建设,在乡镇和农村地区逐步推行“村收集、乡镇转运、城市处理”或“组收集、村转运、乡镇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置模式,同步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就近分类、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继续实施“厕所革命”。

推进1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村居委会配置垃圾清运和处理设备设施,建设17个城郊融合型村庄污水配套管网设施。

2.提升农村住房建设质量

加强农房设计管理和技术服务,加强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引导农村建筑工匠规范化发展,消除农房建设安全隐患。推广新型农房建造方式,发展绿色农房,配套完善现代化生活设施,提高农房建设质量和水平。及时发现并解决住房安全保障新生安全隐患,加强农房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经济实用、质量安全、传承文脉、保护历史”的原则,提升农房居住品质和抗震性能。鼓励提高对农村住房保障资金投入力度和扶持政策,多渠道拓宽财政资金来源。督促乡镇主动对农房抗震改造农户开展全过程管理,定期开展质量抽查巡查等工作,广泛宣传普及科学建房知识和防灾抗灾常识。

3.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

继续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推进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因地制宜、系统规划、分类推进城乡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运行和管护的长效机制,大力推广《云南省乡村宜居农房风貌引导图集》,规范乡村及农房建设风貌,推进“设计下乡”,突显乡村人文特色,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体改观、整体提升。配合助力推进全市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到2025年,力争完成2500名农村工匠培训。

专栏9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程

抗震农房改造工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农村危房改造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突出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加快推进禄丰市农村农房抗震改造,提升农房居住品质和抗震性能,“十四五”期间,争取纳入州级农房抗震改造试点。

提升乡村风貌水平。推进设计下乡,严格乡村建筑风貌管控,推进风貌提升,注重融合禄丰元素,提高建筑文化品质和内涵,助推全市村庄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品”特色发展。

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农村“厕所革命”工程等实施,推进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村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75%以上,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全覆盖。

4.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

加强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与利用。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符号,因村施策,推动琅井、炼象关等历史文化名村和黑井、板桥、旧县等国家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推动历史建筑、传统民居、院落保护修缮。加快推动传统村落数字化服务平台、数字化建馆工作,推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数字化转型。力争到2025年,全市历史文化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村庄面貌得到有效提升,主体保护意识、合规建设意识得到普及。

(五)完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提升住房品质

1.完善住房供给体系

围绕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完善禄丰市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供给市场体系,强化房地产市场供需双向调节,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支持合理自住需求,保持住房供应均衡,加大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社会化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住房、安置型商品住房供应力度,积极推进货币化租赁补贴发放,多渠道解决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问题。将城镇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以及棚户区改造、零星旧屋区改造家庭等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强化困难群体的精准保障,实现住房保障全覆盖。发展现代住房租赁产业,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住有所居的需求,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合法权益。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等各类机构投资者依法成立住房租赁企业发展有关业务。

2.强化基本住房保障

提高城镇住房保障能力。积极稳妥推进城镇棚户区改造,多渠道争取国家资金、专项债券支持。对城镇户籍住房和收入“双困”家庭提供公租房或货币补贴;对新市民、青年人等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主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闲置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闲置房屋建设,适当利用新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建设,并合理配套商业服务设施。

加强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持续提高保障性住房的管理与服务水平,提高群众居住满意度,推进住房保障领域信用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信用信息归集和应用制度,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3.优化房地产业发展结构

完善房地产业发展结构。坚持“房住不炒”定位,把加强城市更新、存量住房改造提升、棚户区改造和缓解供需矛盾结构性失衡作为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科学精准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规模、结构、时序,引导房地产市场合理有序开发。保障住宅用地供应平稳有序,统筹安排近五年住房建设所需用地,结合商品住房库存消化周期,适时调整住宅用地供应规模、结构和时序。

促进房地产业优化升级。丰富产品供给,以市场为导向,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实现由相对单一的居住型产品向多元化类型产品转变,满足人民群众从有房住到住好房的改善性需求。关注产业园区地产、旅游地产、老年住区等新兴业态发展。提升住宅产品的建筑质量、使用功能和居住舒适度,加快发展精品特色房地产项目。支持二手房市场发展,加快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推动住房租赁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培育租赁市场多元供应主体,盘活空置住房资源,允许将商业用房等按规定改建为租赁住房。鼓励成立或引入住房租赁的专业化经营机构或住房租赁平台,支持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介机构和物业服务企业增加住房租赁经营范围,开展住房租赁业务。着力抓项目,做好房地产项目储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主体和产品多元化。鼓励有资信实力和品牌优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展规模化开发和集团化运作,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不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到2025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14.64亿元,建成一批高品质智慧、宜居的居住小区。

4.加大房地产市场服务监管

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行业数字化监管,深化落实“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及时制定出台有利于本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稳定和引导好市场预期。加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物业服务企业、中介机构的监管,规范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开发和销售行为,促进房地产业与“互联网+”融合,引导开发建设房地产综合交易服务平台。

提高住房维修资金使用效率。优化简化资金使用流程,畅通应急使用渠道,发挥维修资金对老旧小区和电梯更新改造的支持作用。推进维修资金管理信息化建设,拓展信息公开渠道,提高资金使用和管理透明度,提升维修资金监管水平,维护业主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加强宣传引导,普及维修资金政策法规,提升业主自我管理维修资金的能力。

5.促进物业服务业高效发展

稳步提高老旧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或准物业服务覆盖率,从住宅物业服务加快向办公楼、工业企业、医院、学校、市政设施、城市综合体等多种物业服务延伸拓展。加快培育一批优质的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物业服务市场化、专业化水平。探索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网格化管理,指导好住宅小区依法依规成立业主委员会,进一步提升业主委员会成立的覆盖率。到2025年,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100%,老旧住宅区专业化物业服务水平显著提升,物业服务企业规范达标率在90%以上。

专栏10 房地产建设发展

建设宜居、高品质的居住环境目标。引导建设高品质居住小区。菜市场、医院、养老院、学校等基本公共服务配套设施15分钟生活圈覆盖率达到100%。全市各类住房的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商品房小区、政策类住房小区标准化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100%。

引导房地产与特色产业联动发展。围绕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和“大滇西旅游环线”,丰富产品供给,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培育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康养地产等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积极推动智慧小区建设,加强对房地产业监督管理。

(六)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现代化

1.加快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推动全产业链协同,促进多专业协同,引导相关建材生产企业向绿色化、工业化转型,积极引导各方参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广精益化施工,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益;提升智慧建造水平,夯实新型建筑工业化硬件基础。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建设发展。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引导新建、改扩建建筑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扩大绿色建材范围和应用,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打造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项目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方式,有序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开展建筑行业碳达峰实践,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严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到2025年,绿色建材产品和部品部件应用比例明显提高,新建建筑应用比例力争达到50%。

2.促进建筑业企业发展转型

加大对建筑业企业支持力度,重点培育发展潜力大的建筑业企业,提高2家市级国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和扩大经营范围,鼓励建筑业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置换、混改等方式组建年产值“十亿”级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增强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形成重点示范效应,引领全市建筑业企业整合发展。鼓励建筑业企业、工程总承包企业落户禄丰,支持建筑业企业积极申请“1+N”个类别的资质,拓展承揽工程范围,形成“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发展态势,增强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3.加强建筑市场监管

限制和淘汰市场不规范、社会信誉差、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低的建筑市场各方主体和社会中介机构,深化落实建筑业领域“证照分离”改革要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维护建筑市场秩序。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联动管理,形成市场监管合力,推进建筑市场闭合管理,加大对建筑市场责任主体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加强对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推进专项整治,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责任追究,确保全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实现事故起数下降、伤亡人数下降、较大事故下降、杜绝重特大事故“四项指标”。

4.加强建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引导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产业工人队伍。积极推进管理、设计和智能建造等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引进,提高应用现代企业管理、工程总承包、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等先进管理模式和新兴建造技术的主动性;引导提升本地企业人员的建筑设计水平。推进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从业人员职业培训,确保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

专栏11建筑业转型发展

推进建筑业转型发展。提高建筑业工业化水平,积极引导各方参与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开发建设,到2025年,全市建筑业产值累计达到100亿元。

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施工作业,发展环保产品,引导新建、改扩建建筑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和运营,推进行业领域绿色化改造。

积极推进装配式产业发展。提高建筑项目采用装配式技术的比例。

推进节能低碳建筑建设。开展建筑行业碳达峰实践,严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七)统筹安全和发展,建设韧性城市

1.提升抗震防灾减灾能力

推动开展城市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普查工作,逐步消除城乡存在抗震安全隐患的老旧建筑。推动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抗震加固改造和老旧房屋抗震加固改造。积极推进隔震减震技术、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运用。合理布局建设城乡应急避难场所,避震疏散用地达2平方米/人。提升震后处置能力建设,做好应急装备补充、更新、维护和地震应急队伍管理工作。加强跨部门业务协同和互联互通,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推进城乡抗震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

2.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管理

筑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底线,统筹安全与发展,持续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市政道路、供水、排水防涝、供气和污水、污泥、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提升应急服务能力。强化与市政设施配套对应的安全设施建设,及时进行更换和升级改造。加强消防站点、水源等消防安全设施建设和维护。加强城镇老旧区域改造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严格治理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整治城镇燃气非法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市场违规经营行为,整治用户使用环节安全隐患,确保燃气安全。

坚持智慧引领和科技赋能,把韧性城市建设工作纳入智慧城市,加快推进城镇基础设施智慧化改造。积极运用“新基建”发展成果,对城镇供水节水、排水、供电、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智慧化改造和管理,以智慧化建设推进管网漏损、防洪排涝、燃气安全等及时预警和应急处置。到2025年,基础设施智慧化建设及改造成效显著,智慧化治理和服务能级提升,智慧化运用面向住房城乡建设、城市安全及相关领域持续渗透。

3.强化消防安全监管力度

扎实开展全市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督促指导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级消防安全管理。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进一步加强50米以上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平面设计等要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要求。加强燃气、充电换电及其他市政基础设施消防安全监管及应急救援能力,深化隐患排查整治。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指导,强化物业服务区域内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管理,确保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到2025年,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部门建设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保障机制基本完善,城乡建设及相应工程设施消防安全实现全过程监管。

专栏12韧性城市建设

抗震防灾专项建设。对全市城镇建筑进行普查,筛查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分批、逐步进行加固改造,并对城区不满足抗震疏散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加快推进抗震防灾专项规划编制,按照抗震设防烈度推进抗震防灾各项工作。

开展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对禄丰涉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等)、市政基础设施(尤其是城镇燃气、充电换电等)、公共建筑、建筑施工现场、物业服务区域(居住小区等)及其他薄弱环节等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消防安全。

4.提升智慧城市治理能力

加快城市智慧化管理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推动城市管理指挥调度智慧控制系统及服务终端管理系统城区全覆盖。打造“五合一”智慧城管、建立数字化城管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实践自动发现、派遣、处置。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和运用,打破城市管理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补互通。逐步实现网格管理、联合执法指挥调度、网上办事服务、监督考核、信息共享等系统功能,使城市管理从“经验管理”转向“科学管理”“精准管理”“智能管理”。加快推进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程项目要按规定向5G基站建设免费开放。推动电力、燃气、交通、水务、地下管线、物流等公用设施和建筑物、构筑物智能化改造。

专栏13 智慧城市建设

推进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完善禄丰市智慧社区、智慧停车、智慧公厕、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工地、智慧物业、智慧消防等智慧功能。

智慧社区。提供社区综合管理、社区智能家居安防等功能,积极争取州智慧社区示范。

智慧停车。按照州智慧停车项目建设要求推进智慧停车功能。

智慧公厕。提供红外感应、客流、坑位、温湿度、气味等数据监测和显示,云广告播放等功能。

智慧市政。提供供水、排气、燃气、道桥、公交、园林、路灯、综合管线等市政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市政业务智慧运作和科学管理。

智慧城管。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提供城市事件与城市区域信息采集、分析、共享、智能化和网格化管理。

智慧工地。建立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管理的施工项目信息化、可视化过程智能管理,逐步实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

智慧物业。提供智慧物业管理如停车场管理、闭路监控管理、门禁系统、智能消费、电梯管理、保安巡逻、远程抄表等功能。

智慧消防。推进市政消防管网、市政消火栓、消防车道及物业小区停车等维护管理及智慧化。

5.加强行业管理服务数字化水平

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数字化系统建设。完善满足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数字化监管需求和工程建设行业企业数字化业务需求的工程建设数字化体系,加快BIM、5G等技术在工程设计、施工、审批和监管中的应用,引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和各类企业向行为管理数字化、业务协同一体化、风险防范精准化、研判决策智能化迈进。

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逐步推进审批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分级分类优化审批流程。全面推广数字化图纸,加强多部门业务协同,提升并联审批、批后监管、联合验收的效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党委(党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制度、规划和实施协调机制,对所提出目标任务要明确分工,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强化措施,压实责任,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研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确保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落实责任分工,按照分级管理、分层实施、分年落实的原则,细化规划方案,制定年度重大事项实施方案并组织分工分解,确保本规划目标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二)夯实要素保障

加强要素保障,统筹土地、资金、人力等资源要素的配置能力,加强政策协同调控功能,把要素保障与项目包装同步谋划,加大对基建升级更新项目土地、环保等要素保障力度。规范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配套的产业引导基金,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挖掘民间投资潜力,激发市场投资活力。建立健全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充分做好项目储备,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和金融机构支持。

(三)强化监督考核

建立健全实施工作责任制,将本规划确定的重点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保障规划顺利实施。定期对规划实施完成情况开展中期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按照有关程序对规划进行修正和调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将本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按年度分解落实到牵头部门和有关部门,作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年度综合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

关于《禄丰市“十四五”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发展规划》的解读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