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公开信息内容

禄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禄丰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索  引  号:11532331015179648Q-/2022-1013003 公文目录:政府文件 发文机关:禄丰市政府办 成文日期:2022年10月13日 发文字号:禄政通〔2022〕34号 主  题  词: 标      题:禄丰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禄丰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2年10月13日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级各有关部门:

《禄丰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第二届市人民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禄丰市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禄丰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前 言

文化旅游产业是战略性产业、朝阳产业、动力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和低碳产业,资源消耗低、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文化旅游产业已成为推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切入点。在新时代,旅游正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成为美丽经济、健康产业、幸福产业。“十四五”时期是国家加快旅游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云南省、楚雄州实施“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快禄丰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根据州市“十四五”规划编制相关要求,依据《楚雄州“十四五”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和《禄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结合禄丰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按照“智慧、融合、生态、高质量”的规划理念,编制《禄丰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发展基础和形势展望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禄丰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关于文化旅游业发展和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和要求,认真落实稳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全省推进旅游革命、促进旅游转型升级为契机,以建设“世界恐龙之乡”为目标,以持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为抓手,深入实施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三大战略,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全力抓好规划实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主体培育、宣传推广、品牌创建、智慧旅游、市场整治及节庆活动等工作任务落实,促进了旅游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新步伐,为全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文化旅游业主要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禄丰市主要旅游经济预期目标实现情况良好,保持了20%以上的较快增幅。其中:2016年接待游客520.4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0.54亿元;2017年接待游客703.4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8.72亿元,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22.2543亿元,同比增长20.0%,占当年市内生产总值(GDP)141.8904亿元的15.68%,提前完成了禄丰市“十三五”旅游倍增计划确定的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占GDP 15%的目标任务。2018年接待游客852.9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8.17亿元;2019年接待游客1030.2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6.67亿元,提前1年完成禄丰市“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确定的各项经济发展目标。2020年,尽管受新冠疫情影响,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仍达到922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54.13亿元。通过多年创建,我市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逐步成型,成效明显,2020年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评定为云南省旅游强县。

专栏1 禄丰市文化旅游业“十三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2015年

十二五末基数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十三五规划2020年目标

接待海外游

人次

1058

1101

1392

1468

1701

1871

1800

接待国内游客者

万人次

430.57

520.49

703.47

852.96

1030.21

922

1000

旅游业总收入

亿元

18.05

40.54

58.72

78.17

96.67

54.13

36.1

(二)重大(点)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十三五”时期,按照改造提升一批、开发建设一批、规划储备一批的思路,《禄丰市“十三五”文化旅游倍增行动计划(2016-2020)》计划实施31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含前期准备、新开工、在建、续建)。禄丰市依托特色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在统筹全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世界恐龙谷、黑井古镇、金山古镇三大旅游景区,用大项目、大景区来推动全市旅游产业跨越发展,成效明显。同时,继续按照“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工作推进机制,成立了项目建设协调指挥部和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重点文化旅游项目顺利推进。禄丰世界恐龙谷二期(温泉酒店、时空乐园)、金山古镇古镇一期、二期项目先后建成开放,黑井创建省级特色小镇成效明显,侏罗纪特色小镇、罗次温泉小镇等重点文化旅游项目稳步推进。

(三)乡村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市紧紧抓住国家、省、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机遇,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要求,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环境,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强化管理、提升品质,推动全市乡村旅游向特色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在禄丰世界恐龙谷、黑井古镇等A级景区的辐射带动下,禄丰市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旅游蓬勃发展,鱼跳楼、阿纳大村、中村龙泉、土官乌龙潭等一批农家乐、农家寨、农庄生态园先后发展起来。截至“十三五”末,禄丰市内登记注册的乡村旅游接待点近100家,遍布全市14个乡镇。

(四)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十三五”时期,我市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等要素,多渠道争取中央、省、州资金支持,整合各类补助资金,加大文化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至2020年底,在禄丰市区和重点城镇游客聚集区域、主要乡村旅游点、特色旅游小镇、主要旅游景区(点)、旅游交通线路沿线,建成游客服务中心3个、旅游停车场3个、旅游厕所40座,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

(五)文化旅游产业多元业态健全。“十三五”时期,禄丰市依托丰富的古生物、历史文化、温泉地热资源优势,“看恐龙(世界恐龙谷)、游古镇(黑井古镇、金山古镇)、泡温泉(罗次温泉、恐龙谷温泉)”已成为禄丰旅游的三大主打特色产品。截至2020年12月,全市拥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世界恐龙谷)、3A级旅游景区2个(黑井古镇、金山古镇)、国家地质公园1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村)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全市有注册酒店300多家,标准床位13484个,其中四星级1家(禄丰世界恐龙谷温泉酒店),三星级2家(浚淇林酒店和翡翠大酒店),经济型酒店3家,云南省特色民居客栈4家,云南省旅游餐馆4家,云南省旅游团队餐饮服务企业1家,有独立法人旅行社1家,旅行社门市部9家,初评精品酒店1家,民宿客栈2家,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主体规模不断壮大,截至2020年12月,全市纳入旅游市场诚信评价主体546家,直接、间接从业人员近2万人,逐步形成了涵盖“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的多元化产业体系,文化旅游业逐渐成为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六)宣传营销及客源市场进一步拓展。“十三五”时期,禄丰市积极推动“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平台建设,顺利实现了与省、州同步上线运行,即时提供交通、气象、住宿、餐饮、安全警示等旅游信息,为旅游者提供智能化、即时化、多元化的旅游信息服务。积极参与国家、省、州举办的各类旅游促销和重要节庆活动,大力推介市内旅游线路和产品;邀请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和旅游企业考察线路、拍摄专题片,加大产品营销力度;与省内其他地区合作,互送客源,互推旅游产品和线路,实现互利双赢;精心举办恐龙文化旅游节、丰收节等民族传统节庆,扩大禄丰对外影响力,国内外客源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七)文化旅游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时期,通过落实旅行社、旅游企业主体责任及乡镇、部门监管责任,加强行业监管,认真贯彻全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22条措施”,深入开展“利剑行动”、旅游购物场所集中整治、A级景区排查整改、罗次温泉整治及“安全出游·文明旅游”宣传活动,全市旅游市场秩序明显好转。通过认真贯彻执行旅游法规和政策,扎实开展“诚信旅游”活动、岗位技能竞赛、宾馆(饭店)星评、景区质量等级审核申报、旅行社年检、导游资格审定,强化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旅游行业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树立了禄丰市文化旅游业的良好形象。

第二节 存在的问题和短板

“十三五”时期,禄丰市文化旅游产业建设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发展中的短板、弱项和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2020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举步维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一)文化旅游经济体量较小。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业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总量还不大,文旅企业小散弱,文化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综合带动效应不明显,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不够突出。

(二)项目开发建设滞后。文化旅游在建项目投融资困难,重大项目支撑不足,产业融合深度不够,文化旅游资源转化能力弱,发展优势和潜力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核心吸引力不足。特别是受疫情影响,企业收支不平衡,虽然国家、省州出台了一些金融政策,得到了一些缓解,但企业刚性成本支出比较多,影响了项目建设资金的投入。

(三)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文化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开发不足。旅游景区景点开发层次较低,高端景区数量少,5A级景区为空白,高品质酒店缺乏,产品供给不足,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协调,大众化、同质化产品多,特色化、个性化、品牌化产品少,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产品缺乏,导致产品结构单一,特色不够鲜明。

(四)融合发展深度不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旅规划与相关规划衔接不够;文化旅游与城镇、产业、生态、互联网、科技、数字经济、乡村建设等深度融合发展不够。

(五)宣传营销薄弱。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认识和把握不到位,深度挖掘和品牌打造力度不够,缺乏叫得响的体验式、休闲式文化旅游品牌。尚未形成稳定、系统的宣传促销体系和宣传合力,社会参与度不高,氛围营造还不够浓厚等。

(六)超级文旅IP缺乏。禄丰恐龙文化、井盐文化、古道古镇文化丰富深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但缺乏独具魅力、具有地域特色和影响力的文旅IP体系和主题形象。

(七)“瓶颈”制约突出。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不够完善,部分地区和旅游景区不能衔接主干道,还没有形成交通网格化,没有形成闭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文化旅游要素基础设施配套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撑问题依然突出,投融资难题亟待破解。

(八)重视程度不够。思想解放不足、观念更新不快、创新意识不强,尤其是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培育发展的思想认识不统一,信心和决心不足,工作谋划不到位、供给不到位、协同发力不到位、推动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

第三节 面临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一)发展机遇

1. 从国内看:“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将从低层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转变,由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大众旅游出行和消费偏好将发生深刻变化,线上线下文化和旅游产品及服务将加速融合。近年来,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业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和消费。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专门印发有关通知,明确将文化和旅游领域作为新增专项债券的重点投向。通过积极抢抓新增专项债券集中申报的机遇,争取更多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我市文化和旅游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水平建设提供稳定、低成本的资金,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 从省内看:“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将持续打造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创建国际康养旅游示范区,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打造以大滇西旅游环线为代表的旅游新品牌,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2021年6月16日至17日,省委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明确提出,楚雄州要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新亮点,按照全域旅游理念,党政“一把手”亲自抓,高位推动,高水平策划规划,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高地,实现从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为禄丰文化旅游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3. 从州内看:“十四五”期间,楚雄州将瞄准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以“一中心四走廊”为依托,重点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传统旅游产业提升与创建、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旅游公共服务实施建设等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全州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全力打造楚雄全域旅游品牌,为禄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4. 从禄丰看:禄丰市地处滇中腹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众多、历史文化悠久、交通路网便捷,有着较好的发展优势和潜力。随着撤县设市、昆楚大高速公路复线通车和牟元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抢抓昆明都市圈引领滇中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战略机遇,依托昆明市与楚雄市1小时交通圈,加快打造都市近郊型旅游目的地,将成为假日经济、后备箱经济、周末经济、庄园经济最有力的支撑。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市文化旅游产业新的发展理念和思路已形成,加快发展的思想基础更加牢固、发展方向更加明确、政策措施更加有力,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高度重视,为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面临的挑战

1. 来自文旅事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的挑战。“十四五”期间,文旅融合将进一步深化,由磨合期过渡到深化期。要实现文化和旅游生产力要素组合的最优化,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如何促进文化和旅游真融合、广融合、深融合,文旅社会效益与产业效益最大化,将是一大挑战。

2. 来自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挑战。禄丰市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国家级、省级、州级等多层次不可移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处理好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开发,是“十四五”期间面对的一大挑战。

3. 来自新时代与新常态市场的挑战。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疫情对旅游产业需求端和供给端都带来重大冲击,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呈现常态化,无论是旅游企业还是游客需求都产生了很大变化,文旅行业或将出现旅游市场及产品重构、更加重视安全卫生、更加注重健康养生等特点。禄丰文化旅游业发展正处于深度开发阶段,能否敏锐对接市场需求、保障游客安全、重塑旅游目的地形象、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是将面临的又一挑战。

4. 禄丰市文化旅游产业还存在丰富的资源尚未充分转化为产业优势,资源碎片化、引爆极和引爆点不够、吃住行游购娱康体休要素配套存在短板、市场主体不强、融合度不高等突出问题,以及体制机制不适应新时代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等情况的挑战。

第二章总体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及省第十一次、州第十次、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方向,推进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旅游产品业态创新、科技赋能旅游等转型升级,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深入挖掘禄丰交通区位、海拔气候、温泉资源、特色文化优势,准确把握全域旅游新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通过“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带动辐射市域产业发展,形成禄丰乃至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引爆点和增长极,全面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一)坚持融合发展原则。充分发挥文化旅游产业外延广、带动性强的功能,推动旅游与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增加一批旅游融合发展业态,拓展旅游发展新领域。

(二)坚持高质量发展原则。以文化旅游产业相关要素构成为重点,高质量打造星级民宿、半山酒店、汽车营地、主题公园等业态项目,提升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娱乐三大领域的业态质量。

(三)坚持项目带动示范引领原则。以推动实施文化旅游重大重点项目为抓手,开拓旅游新业态,培育新动能、新产品和新线路,打造一批试点示范,引领文化旅游产业上水平、上台阶。

(四)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推动文化旅游发展技术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重点关注数字旅游、夜间旅游,通过科技赋能,培育一批“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创新型旅游业态产品。

第三节 发展目标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旅游发展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结合大滇西旅游环线的发展布局,坚持以“一中心四走廊”建设为统领,以全域旅游、旅游革命为抓手,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动禄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深度挖掘“世界恐龙之乡”世界级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发挥联动和融合的乘数效应,带动辐射市域产业发展,形成禄丰乃至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引爆点和增长极,全面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按照年均15%的增速,预计到2025年,争取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800万人次以上,文化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50亿元,把禄丰打造成为“食住行、游购娱、康体休”文化旅游要素健全,集科普研学、旅游观光、休闲体验、度假养生、文化体验为一体的国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专栏2:禄丰市“十四五”时期文化旅游业年度目标任务表(预测数)

指标

2020年

(统计数)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2025年

接待游客数量(万人次)

922

1060.3

1219.3

1402.2

1612.5

1854.4

旅游业总收入(亿元)

54.13

70

84.59

101.5

121.8

150.1

第四节 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一)构建“两核一极六带多点”全域文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抓住禄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深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州“四大走廊”建设,全面推进禄丰世界恐龙谷大滇西旅游环线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强化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推动禄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同时,大力支持推动黑井古镇创建成为4A级旅游景区,加强特色景区、景点建设和特色旅游商品开发,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重点景区、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相得益彰、互补融合。

1. 两核:即以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大滇西旅游环线恐龙谷旅游游客集散中心)和禄丰市区为核心引擎区,辐射带动禄丰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按照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个中心、四大走廊”的总体布局,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独一无二的恐龙化石资源,以恐龙文化为主题、旅游产业为支撑,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大滇西旅游环线恐龙谷旅游游客集散中心)项目,形成核心引爆点。

(禄丰市区):抓住禄丰撤县设市和昆楚大高速公路复线通车的机遇,围绕“干净、宜居、特色、智慧”的目标,加快实施金山古镇三期建设和星宿公园提升改造,着力实施禄丰城市更新项目,全面提升城市“颜值”,把禄丰市区打造成为省级特色旅游城市、禄丰旅游会客厅及禄丰文化旅游产业核心聚集区。

2. 一极:即以黑井古镇为全域旅游发展增长极。紧扣省委省政府关于特色小镇建设相关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聚焦“特色、产业、生态、干净、智慧”五大要素,全方位构建集餐饮、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提供高品质旅游体验和服务,力争2023年前创建成为国家4A级景区。

3. 六带:即安楚、武易、昆楚大复线、牟元高速公路和成昆铁路(含成昆铁路复线)及星宿江沿线六个文化旅游产业带。

4. 多点:即以乡村生态文化旅游多点并举,打造一批具有禄丰特色的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项目。

(二)打造“一核一线一带一环多点”乡村旅游发展格局

依托山水资源和区位优势,利用农业+“旅游”,围绕“一核一线一带一环多点”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村、生态旅游村、观光农业村,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1. 一核:即以罗次为核心的乡村振兴示范园建设,重点围绕“一县一业”鲜花产业发展壮大和提质增效,打造芳香温泉小镇。

2. 一线:即以武易高速公路沿线为轴,统筹打造一二三产高度融合发展聚集区,涉及仁兴镇、碧城镇、勤丰镇、土官镇4个镇。

3. 一带:以一平浪、彩云、恐龙山、土官4个镇乡村振兴旅游示范带为重点,围绕星宿江低热河谷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及乌龙潭桃文化乡村旅游开发,着力打造一平浪大窝、彩云竹溪、恐龙山九渡“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小漓江和土官乌龙潭桃花源。

4. 一:以广通、妥安、黑井、高峰、一平浪5个乡镇形成一道环线,推进广通敦仁古城建设、提升妥安红色旅游档次、提高黑井特色小镇水平、抓好高峰高原特色农业、抓牢一平浪特色项目建设,着力构建点状支撑有力、特色亮点纷呈的乡村旅游环线。

5. 多点:以勤丰、碧城、仁兴、和平、金山、中村6个乡镇为重点,围绕勤丰镇北甸河生态旅游、碧城温泉小镇及花卉小镇开发、和平东河水库旅游及特色水果产业开发、金山科甲田园综合体及腊玛温泉古镇开发、中村龙泉村康养休闲旅游开发进行打造。

第三章重点任务

第一节 推进全域旅游目的地建设

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把全市作为一个功能完整的全域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和打造。围绕总体布局,着力抓好重点旅游区、旅游城镇、旅游特色村、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资源整合优化,把分散的景区景点和旅游资源串成线、集成团、连成片,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结合美丽县城和黑井省级特色小镇建设,突出区域特色,挖掘文化底蕴,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服务设施,将禄丰市区和特色小镇打造成具有各自独特魅力和品位的旅游区域集散中心。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助推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大力推进富有特色、宜养宜游的景区、城镇、乡村建设,积极开发观光、休闲、度假、研学、康养等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智慧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力争到2025年,把禄丰市创建成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第二节 打造“一个中心”融入“四大走廊”

(一)打造“一个中心”。按照楚雄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一个中心(大滇西旅游环线恐龙谷旅游集散中心)、四大走廊(以建设记述生命起源的生命走廊,记述地球沧桑巨变的奇山异水走廊,记述中原文化、古滇文化、民族文化、边垂文化相互激荡、交相辉映的古镇文化走廊,记述彝族古老神奇历史的优秀彝族文化走廊)”的总体布局,深度挖掘和开发利用独一无二的恐龙化石资源,以恐龙文化为主题、旅游产业为支撑,高标准高水平规划建设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恐龙超级IP,与“四大走廊”等周边旅游资源形成联动效应,辐射带动楚雄州乃至大滇西旅游发展。力争到2025年,禄丰世界恐龙谷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特色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园(田园综合体)、旅游集散中心、滇西第一站,实现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50亿元以上。

(二)深度融入楚雄州“四大走廊”建设。一是深入挖掘禄丰恐龙等古生物化石和禄丰古猿古人类化石资源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擦亮“世界恐龙之乡”名片,融入楚雄州“记述生命起源的生命走廊”;二是强化禄丰中山“天坑”保护与开发,融入楚雄州“记述地球沧桑巨变的奇山异水走廊”;三是加大对黑井古镇、勤丰旧县等古镇古村的保护与开发力度,融入楚雄州“记述多元文化交相辉映的古镇文化走廊”;四是加强对高峰彝族文化保护与开发力度,传承和保护傩文化、大刀舞、彝族服饰等优秀彝族文化,融入楚雄州“记述彝族古老神奇历史的优秀彝族文化走廊”。

第三节 着力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战略

充分依托禄丰市丰富多样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禄丰独具特色的恐龙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等优势,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理念,讲好禄丰故事,从顶层设计、发展思路、示范引领入手,进一步加大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研究探索力度,切实找准文化和旅游工作的最大公约数、最佳连接点,积极推进特色旅游文化功能区、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试点工作,重点实施推进一批文旅融合发展的示范项目,加快构建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的工作格局,以文旅融合助推禄丰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第四节 精心打好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牌”

以恐龙文化为魂、山水田园为景,着力实施生态文明城乡规划建设,真正把禄丰建设成为山水环绕、人水相亲、田园相伴、文化相融的现代山水田园新城市。坚持“全境康养、全域旅游”,着力完善大健康产业链,把禄丰建设成为集旅居康养、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依托境内丰富的温泉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滇中1小时经济圈交通区位优势,建设罗次温泉半山酒店、禄丰石甑子温泉半山酒店、侏罗纪小镇半山酒店、禄丰腊玛温泉半山酒店、黑井古镇半山酒店、土官乌龙潭半山酒店、土官温水塘半山酒店、一平浪大窝氟温泉半山酒店、中村龙泉半山酒店、高峰龙马河半山酒店10个度假半山酒店。依托境内煤矿、盐矿生产建设形成的工业遗产,通过对矿区文化生态环境的提升改造,将一平浪煤矿打造成“百年煤城”宜居康养园区;将一平浪盐矿打造成“百年盐矿”工业遗址体验园区 。持续推进美丽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将禄丰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人的昆明美丽“后花园”和健康生活目的地。

第五节 大力培育文化旅游市场主体

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品牌打造和业态创新为重点,在提升“食、住、行、游、购、娱”传统旅游要素的同时,大力培育“康、体、休”新兴旅游要素,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优势互补、实力强大的现代旅游文化企业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好国家、省、州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快转型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指导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政策,促进文旅行业快速恢复发展。用足用好国家和省州关于支持旅游文化重点项目建设的政策措施,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贷款贴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强化项目策划、增加项目储备、强化项目管理、加快项目建设。鼓励大型旅游文化企业集团和旅游要素企业,通过资产重组、挂牌上市、品牌引进、连锁经营等方式做强做大,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旅游交通运输、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商品、餐饮和旅游娱乐等专业型骨干旅游企业,推动品牌化管理、连锁化经营、人性化服务和特色化发展。

第六节 加强行业管理促服务品质提升

坚持依法治旅原则,继续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构建旅游诚信体系,持续深化旅游秩序整治。推进智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区块链发票推广力度,积极探索5G环境下的创新应用,推进旅游要素全面数字化。全面提升道路通达条件,率先打通、提升改造影响重点旅游线路的断头路、瓶颈点,有效解决旅游交通“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努力实现通往3A级以上景区公路的高等级化。积极推动高速公路与旅游度假区、旅游景区、旅游名镇、旅游特色村的联络线建设。加快旅游线路沿线游客休息站、观景平台、旅游厕所、汽车租赁网点、应急救援站、旅游公共标识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第七节 合力宣传营销打造超级恐龙IP

加快科技赋能旅游转型升级,加快“一部手机游云南”迭代更新和功能提升,推动区块链、5G等新技术落地应用,持续推动A级景区省级智慧化建设。以营销为突破,大力培树禄丰旅游形象品牌,加大工作力度,构建立体式、全方位的宣传推广体系,叫响“世界恐龙之乡”品牌。提升禄丰形象,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利用新媒体做好宣传促销,探索建立专业化营销渠道,在巩固拓展周边重点客源市场的同时,继续加大对新兴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宣传促销力度。结合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的实施,深入策划研究恐龙标识、恐龙文创产品的运用,打造超级恐龙IP,扩大恐龙文化的影响力,擦亮“世界恐龙之乡”世界级名片。

第八节 强力推进文化旅游项目招商引资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禄丰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积极构建“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发展模式,创新招商方式和途径,用足用活现有政策,不断激发社会资本和市场力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的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按照“招大引强、精准招商”的目标原则,以国内外旅游行业龙头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旅游管理公司为重点,锁定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经验、有信誉的招商对象,制定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指导目录,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效率。重视抓好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等方面的旅游项目策划包装,优选出全市重点招商项目,进行高水平策划包装,开展精准招商。制定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重点企业指导目录,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面提升招商引资效率。进一步优化服务保障,以最优的政策、最优的环境、最优的服务营造良好投资环境,重点推进一批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和建设。

第四章重点工程

第一节 景区提升工程

(一)实施A级景区提升计划。提升禄丰世界恐龙谷4A级景区品质,加快创建成为国家5A级景区。加快推进黑井古镇、金山古镇4A级景区创建,积极推动罗次温泉创建4A级景区。进一步完善土官乌龙潭3A级景区标识标牌及停车场等配套旅游基础设施。积极申报有基础的景区景点创建3A级景区,到2025年,力争新增3A级景区2个。

(二)推动特色小镇创建旅游景区。着力推动命名授牌的黑井省级特色小镇创建成为4A级景区。打造旅游城镇集散中心和标识系统,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推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黑井、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打造成为旅游景区。推动文物古迹、文化场馆、红色旅游等资源点创建A级景区。

(三)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到2025年,力争把禄丰世界恐龙谷、罗次温泉创建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四)实施乡村旅游创A行动。按照A级景区标准配套相关设施,打造一批旅游小镇、金牌旅游村和美丽乡村,塑造富有禄丰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到2025年。力争创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1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

(五)推进文化场馆景区化建设。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场所、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演出场所、考古遗址、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文化场所完善服务配套,突出旅游功能。

第二节 酒店配套工程

(一)加快高品质酒店建设。按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和连锁化、集团化、品牌化工作思路,分期分批建设。“十四五”期间,力争建成1个高星级标准的高品质酒店。推动高品质酒店融入旅游度假区、城市综合体、旅游综合体、旅游小镇等建设,打造综合型旅游休闲度假产品。

(二)加快半山酒店建设。按照市场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导向,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为契机,加快半山酒店建设。

(三)推进旅游民宿改造提升。推动旅游民宿提档升级,支持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自有宅基地、闲置农房等建设经营旅游民宿。建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精品旅游民宿,加强旅游民宿消防管理,加强旅游民宿从业人员培训,探索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到2025年,建设符合行业标准的等级旅游民宿5家以上。

第三节 文旅融合工程

(一)活化利用文博资源。创新展览展陈方式,打造类型多样、主题鲜明的博物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完善禄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打造文博主题和非遗主题精品旅游线路2条以上。

(二)发展红色旅游。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禄丰段)、爱国主义教育博物馆建设。建设张经辰故居等重点红色文化旅游区(点),打造“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三)丰富文旅产品供给。开发一批庭院式、沉浸式、体验式、场景式旅游演艺节目和小剧场节目。探索打造全产业链、功能齐全的影视拍摄基地。把禄丰恐龙文化旅游节打造成为具有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旅游节庆品牌。

(四)健全文旅融合共建机制。加强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文化和旅游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聚焦遗产保护、文博展陈、红色旅游等领域,多渠道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旅项目开发。

第四节 文化旅游业态创新工程

(一)培育“旅游+”新业态。聚焦“文、游、医、养、体、学、智”全产业链。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科技、互联网平台等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景区+”,发展非遗体验、影视拍摄、赛事活动、旅游演艺、夜间消费等业态。促进“酒店+”,支持酒店整合乡村、民俗、户外运动、康养等资源,开发微旅游、微度假、小团游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打造有深度体验感的“酒店+”旅游目的地。促进“旅行社+”,开发中医药保健、温泉康养等产品,为游客提供优质养生服务。加快营销旅游新业态新产品,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

(二)培育“+旅游”新业态。聚焦“文、商、养、学、闲、情、奇”等要素,加快推进“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生态+旅游”“教育+旅游”“体育+旅游”“科普+旅游”“交通+旅游”“互联网+旅游”“水利+旅游”“艺术+旅游”“非遗+旅游”“商务+旅游”“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婚庆+旅游”“探险+旅游”等融合发展。

(三)突出科技赋能。培育壮大线上演播、数字创意、数字艺术、数字娱乐、数字虚拟等新型科技旅游业态,促进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表演、动漫、综艺等新消费方式与旅游跨界融合。实施数字恐龙谷等一批旅游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加快发展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康养旅游、星宿江峡谷旅游、商务旅游等新业态,积极发展“露营游”“夜间游”“微度假”“周边游”“本地游”等旅游新业态。

(四)大力支持新业态发展。建立健全“产业+旅游”责任体系,贯彻落实旅游新业态准入机制和扶持政策,严格执行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研学旅游等新业态示范基地验收标准,对验收合格的给予重点宣传推广。

第五节 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一)打造龙头企业。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国企平台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合作、资源整合,推动规模化、集团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打造竞争力强的禄丰文化旅游龙头企业。

(二)培育新业态企业。开展旅游市场主体摸底调查,推进“双创”,落实减税降费、中小微企业金融扶持政策,在旅游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生态旅游、度假康养、户外运动、研学旅行等领域培育壮大骨干企业。到2025年,力争培育新增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企业2家以上。

(三)引进精特优新企业。坚持市场向,聚导焦品牌酒店、特色民宿、主题娱乐等领域精准招商,引进国内外精特优新企业来禄丰投资兴业。到2025年,力争引进中国旅游20强企业1家,精特优新旅游企业1家。

(四)促进改革创新发展。积极推动市内旅游企业与市外大型企业深度协作、深化合作。推动国有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管理运营模式。推动旅行社跨产业链整合、集团化发展,构建旅游管家职业体系。推进涉旅企业个体转小微、小微转规上、规上转股份、股份制企业上市。

(五)加大企业培育支持。鼓励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进行的党建、公务活动委托旅行社代理安排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事项。协调普惠金融力量扶持旅游市场主体发展。建立健全精特优新企业引进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有关文化旅游行业纾困帮扶和恢复发展的政策措施。

第六节 文化旅游价值延链工程

(一)打造“舌尖上的禄丰”。实施禄丰特色培育美食计划,培育打造1条精品美食街区、1桌主题美食、10家美食名店和10碗禄丰名特菜品,发掘禄丰餐饮品牌价值。

(二)建设“第二居所”。依托禄丰良好的气候和交通优势,大力开发度假型、体验型旅游产品,适度发展生态旅居、新型养老、全民健身等业态,吸引省内外中产客群到禄丰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康体养生、旅居生活、候鸟式生活。

(三)完善“快进慢游”体系。全面推进市域快速路、主干路、连接路建设,形成多种接驳式无缝对接、互联互通的“快进慢游”综合交通体系。完善自驾游服务体系,运用智慧化手段增强异地租车还车便利性。建设徒步道和骑行道等慢行系统,开发体验型文化旅游产品。

(四)培育“二次消费”。鼓励景区推出门票优惠政策,创新门票价格管理方式,推行通票、联票等优惠措施。鼓励景区建立淡旺季、昼夜分时门票价格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开发沉浸式演艺、非遗展示、赛事活动等产品,配套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增加美食、手工艺、酒吧、演艺等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收入。积极发展新一代文化和旅游消费模式,推动禄丰文化旅游业从观光型向体验型转变,更好满足游客多元消费需求。

(五)实施“乐购禄丰”计划。推动成立禄丰市旅游商品创意开发联盟,建设旅游商品开发创新基地。建设文化传习馆和民族民间人才工作室,打造禄丰香醋、东河大米等“老字号”、“老品牌”,推出禄丰系列特色旅游商品。推动特色旅游商品进景区、进酒店、进服务区。推广“现场下单、物流交付”方式。建设“乐购好礼”禄丰体验馆和平价超市。

(六)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大力发展金山古镇、黑井古镇等夜游、夜购、夜演、夜娱、夜市等“夜经济”,着力创建省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七)强化价值延伸支撑体系。推广以区块链孔雀码为依托的优质云品电商直播技术平台,贯彻执行云南特色餐饮服务标准、交通服务区景区化建设标准和生态旅居社区建设导则。加强节假日道路交通管理,增加公共交通运力,及时发布旅游交通拥堵预警信息。

第七节 智慧旅游提升工程

(一)建设旅游大数据中心。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旅游市场经济运行监测体系,稳妥推进旅游公共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二)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迭代升级。按照有用、管用、好用、常用和市场化发展方向,促进“一部手机游云南”架构优化、要素资源优化和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完善刷脸入住、刷脸入园、线上租车、导游导览、旅游投诉、购物退货、个性化行程定制等服务功能。推动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5G无人摆渡车等新技术落地应用,全面提升禄丰板块内容和质量。

(三)推广运用“一部手机管旅游”。打造开放共享管理平台,强化旅游投诉处置、“30天无理由退货”、诚信评价、旅游团队和车辆运行、舆情处置、市场监管执法等功能运用,实施动态监管。完善线上线下企业诚信评价机制,构建在线信用监管体系。

(四)促进文化和旅游行业智慧化。加快发展基于5G、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虚拟现实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布局建设智慧化景区、度假区、小镇、乡村、酒店、厕所和交通设施。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场景,扶持云旅游、云演艺、云娱乐、云阅读、云直播、云展览等新业态有序发展。

(五)搭建智慧旅游支撑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3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

第八节 文化旅游宣传推广工程

(一)打造超级恐龙IP。把禄丰恐龙打造成为楚雄州个性化、辨识度高的超级IP。开展“达人带你游禄丰”活动,打造“主流网红”,制作高水准、高质量的禄丰文化旅游形象宣传片,提升“世界恐龙之乡”品牌形象,增强禄丰文化和旅游的显示度、辨识度、美誉度,打造旅游引爆点。

(二)创新推广营销方式。依托市融媒体中心,加强与主流媒体平台合作,构建“互联网+”推广营销体系,开展线上、重点客源地旅游精准营销。策划开展事件营销,加大短视频等新媒体营销。借助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平台,策划举办系列主题宣传推广活动,全方位宣传推介禄丰文化旅游产品。

第九节 文化旅游品牌创建工程

(一)积极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高标准编制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抓住禄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条件,深度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和楚雄州“四大走廊”建设,全面推进大滇西旅游环线恐龙谷游客集散中心(楚雄侏罗纪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通过项目实施,充分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强化旅游集散中心功能,推动禄丰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大提升。加快构建快速交通、自驾旅游、风景廊道、生态徒步道等旅游交通体系,做好产品、业态、盈利模式等策划。精心设计独具魅力、具有影响力的超级恐龙IP,推动文旅、农旅、康旅、商旅深度融合发展。

(二)巩固市场秩序整治成果。一手抓市场秩序整治,一手抓旅游品牌提升。整合畅通涉旅投诉电话及平台,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投诉、吐槽功能,优化旅游投诉处置工作体系。持续依法整治“不合理低价游”、强迫购物等市场乱象。建立健全跨区域联动执法监管机制,健全完善舆情快速处置机制,提升舆情危机预防和应对处置能力。

(三)优化文旅诚信体系。建立完善文化旅游市场主体门店星级诚信评价机制,强化重点监管,提高评价效率,发挥信用监管作用,落实“红黑榜” 制度,激励“红榜”企业。对不诚信企业和从业人员依法依规列入“黑名单”。实施失信惩戒,营造“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旅游市场环境。

(四)提升服务质量。深入推进游客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规范退货监理中心职能和退货服务点“四统一”建设,完善“一部手机游云南”APP退货功能,实现退货操作更便捷、游客使用无门槛。为游客提供方便、快捷、透明的退货服务。

(五)倡导文明旅游。推进“文明旅游”十大行动,开展微笑服务。加强文明宣传和志愿者服务,制定文明游客奖励措施。落实不文明行为“黑名单”制度。支持行业组织建设,加强从业人员管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持续开展文明典型选树活动。

(六)构建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推进文化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强化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和旅游投诉处置机制,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方式。落实跨行业、跨部门失信联合惩戒,落实游客购物“30天无理由退货”政策。分级分类加强文旅行业文明建设指导和教育培训,建立健全文明从业和文明旅游激励、惩戒机制。

第十节 人才兴旅工程

(一)引进中高端文化旅游人才。结合州、市特殊人才引进计划,引进善策划、会管理、懂营销的中高层次文化旅游人才,落实人才奖励和相关配套服务。

(二)加强基础人才队伍建设。支持禄丰市职业高级中学加强旅游专业建设,开展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加强旅游产学研和培训示范基地建设,创建生态旅游、康养旅游、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研究基地、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

(三)加强实操实训。实施“百名文旅人才”培训计划,开展涉旅管理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加大旅游规划策划、宣传营销、康养度假、乡村旅游、经营管理、投资运营等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开展涉旅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组织旅游行业技能大赛和金牌导游(讲解员)评选活动。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市委、市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禄丰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定期会议、专家咨询、沟通联络、分级负责、宣传推广、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对重大项目、重要事项“一事一议”。建立健全市“一盘棋”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体系,完善“职能+旅游”责任体系,强化市级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在文化旅游业态发展中的实施主体责任,推动各部门对规划提出的任务、工程进行分解落实,制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行动计划,保障规划确立的各项任务落地实施。

第二节 强化要素保障

加大市级财政资金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宣传促销等方面的投入,设立禄丰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市级重大建设项目中每年确保2个以上文旅项目,明确市级重点文化旅游项目清单,给予前期工作经费支持。积极向上争取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支持旅游高质量发展。加大文化旅游项目储备,预留发展空间。建立科学、完善的旅游统计制度和统计体系,客观、真实反映文化旅游发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重大文旅项目一站式审批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旅游开发,积极引进专业型、品牌型旅游投资企业运营旅游特色业态产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专业旅游开发商,投资运营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等业态产品。

第三节 落实用地政策

按照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的意见》,优先保障旅游业态发展重点工程用地供给;对符合规定的公益性城镇基础设施,采用划拨方式供地;支持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培育农业旅游相关业态,鼓励社会资本依法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林地投资乡村生态旅游业态产品。

第四节 建立项目推进机制

发挥好文化和旅游重点项目库的积极作用,提前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原则,建立“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梯次格局。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产业政策、中央预算内资金、省州专项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重点支持领域,谋划布局“十四五”时期拟实施的重点项目,逐步建立文化和旅游专项债券储备项目库。

第五节 统筹安全发展

建立健全文化旅游行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体系建设。整合行业监管、动态经营、信用信息等基础数据,开展安全、经济运行和市场风险监测、识别、分析、响应、处置,构建风险预警体系,强化文化旅游行业安全风险评估和督查机制。加强文化旅游场所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快速高效的救援医疗体系。推进景区“限量、预约、错峰”常态化,统筹文化旅游市场恢复与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景区开放安全、平稳、有序。

关于《禄丰市“十四五”文化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