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两类人员”监管工作实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峰司法所对“社区矫正对象、安置帮教对象”强化监管,精准帮教,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精准+智慧”监管,筑牢安全防线。将安置帮教对象和社区矫正对象纳入“不放松的人”清单,对在册安置帮教对象和社区矫正对象进行分级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员、微网格员作用,采取入户走访实地查、电话随访定期查、部门联动深入查等方式,实时掌握“两类人员”动态,开展动态风险评估,充分利用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云南在矫通”、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社区矫正对象全流程、无死角动态管控,有效杜绝脱管漏管。对安置帮教人员实施精准帮扶。
“监管+普法”并重,促进顺利回归。充分动员矫正/帮教小组成员、家属、村(社)干部、微网格员等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矫治帮扶,采取“监管+普法”的方式,在集中学习教育、日常走访中对“两类人员”进行普法宣传10场次;运用智慧矫正一体化平台“空中课堂”推送普法视频12条。日常监管与普法宣传相结合,切实提升了“两类人员”思想行为转化实效,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重新违法犯罪。
“联动+共治”聚力,构建治理新格局。健全完善“警司联动、社会参与”的“两类人员”监管共治格局。加强与辖区派出所、平安法治办、村委会等多部门的联动协作、信息互通,充分发挥各村微网格员“人熟地熟”优势,将“两类人员”监管、帮教融入日常联络、信息报告,进一步凝聚监管工作合力,形成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筑牢安全防护坚固壁垒。
通过采取一系列监管措施,截至目前,高峰辖区2名社区矫正对象、26名安置帮教对象监管正常,社区矫正对象没有出现脱管、漏管和重新违法犯罪发生。安置帮教人员遵纪守法,思想进步。下一步,高峰司法所将持续加强协调联动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化解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重大风险挑战的能力,尽职尽责、用心用力,坚持做好“两类人员”的管控帮教转化工作,全力维护辖区安全稳定。(高峰司法所 和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