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作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措施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州“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支持中小企业实施科技创新、技改扩能,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小企业发展质效,激发实体经济新动能。年初,我市发放实体经济奖励6600余万元,从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全方位扶持企业加大研发人员引进、核心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投入,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品牌影响力。

领跑行业,全心立足“专业化”。建立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库,集中政策资源梯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小巨人企业,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参加省和国家评审认定,2022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5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户,今年上半年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2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户。
深耕细作,匠心打磨“精细化”。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精准推动“个转企、小升规”,2022年培育净增工业企业55户,完成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10户。
人优我特,精心构筑“特色化”。充实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户、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7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户。

创新赋能,用心打造“新颖化”。积极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走访服务优质企业50余家,把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截至目前,全市共有新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7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户、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14户,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46户,省级质量标杆企业1户,省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星创天地1个,建成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
(市工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局 李燕芳)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