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责任机制体系化。建立了市局、监管所两级责任体系,制定“红盾护农”工作绩效考核方案,加强督导、考核和通报,力求消除责任盲区,确保了该项工作持续得到推进。二是农资监管网络化。在全面实施“两账两票、一卡一书”制、农资商品退市制、重要农资商品备案制和种子留样备查公告制的基础上,每月将经营户农资经销信息录入网络系统。三是定向监测常态化。对监测不合格农资进行排查,及时发现并查处经销不合格农资行为。四是订单农业特色化。在全市主要涉农龙头企业推广订单农业示范文本。五是经纪人扶持社会化。六是商标助农战略化。该局制定商标发展战略,并把农产品商标注册和专用权保护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七是护农维权效能化。曝光不合格农资商品、普及农资消费常识、宣传护农法律法规。该局加大护农维权力度,提升红盾护农的效能。今年以来,该局出动执法人员157人次,执法车辆34辆次,检查农资经营户51户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1件,有效维护了农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