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碧城镇人工食用菌种植基地,刚成熟的榆黄菇散发着独特的菌香,金黄色的菌朵让人喜爱。
近年来,碧城镇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食用人工菌加工和规模化培植,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产业。
碧城镇推行“协会+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借助大棚生产突破季节限制的优势,构建起从菌种研发到智慧栽培的全产业链条,积极兴办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形成“家门口致富”的良性循环。

在猫街社区小南村榆黄菇种植大棚里,一簇簇金黄的榆黄菇竞相冒出,长势格外喜人。工人们正忙着采摘、分拣,动作娴熟流畅。“这个基地由两家人投资共管,30个大棚,每天产量在750公斤左右,每年鲜菇产量40吨,干菇产量4.5吨,产值达30多万。”种植大户吴建苇介绍。

西山村委会羊肚菌种植基地同样热闹非凡。20亩的羊肚菌种植区内,一朵朵形态可爱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致富宝”。村民邝荣华与工友们手持小刀,娴熟地采摘着肥厚的羊肚菌,他表示:“羊肚菌已经成熟了,每天在这里采菇,工资是100块钱一天,离家很近,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基地负责人邝立然有着12年农产品种植经验,今年是他种植羊肚菌的第三个年头。他介绍道:“今年羊肚菌亩产量在220公斤左右,均价每公斤135元,年产值达61万元。采摘期每天能吸纳15名周边村民务工,人均月增收3000元。”

随着食用菌产业规模化发展,精深加工产业也迅速发展。云南博惠金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菌菇加工的企业,建设有食用菌精深加工产品研发中心、菌菇加工车间、包装车间、鲜品冷库等,可以常年生产菌汤煲、鸡油菌、菌粉调料、菌菇零食等百余种产品,公司一年要加工约650吨菌菇,加工后的产品会运往昆明,随后销往全国各地,年产值达500万。负责人樊云飞表示:“在我们工厂,加工的食材种类十分丰富,除了羊肚菌、鹿茸菇等多种菌菇,还有竹笋、松茸等,其中菌类小零食和油鸡枞的销量最好。当下,工厂拥有13名固定工人,每月的工资3000元左右。”

“一朵菌菇”激活一方经济。如今,碧城镇的菌菇产业正持续释放活力,温暖的大棚孕育出蓬勃希望,四溢的菌菇香飘向远方。靠着这小小的菌菇,产业兴旺的道路越走越宽,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