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城镇:守好良田沃土 保障粮食安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胸怀粮食安全这一“国之大者”,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打造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农业科技应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近年来,碧城镇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生产底线,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增强粮食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
坚决压实粮食生产底线任务,守好群众“粮袋子”,稳住粮食“压舱石”。成立了碧城镇2022年粮食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切实担负起稳定粮食生产的属地责任,按照市委市人民政府提出的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个保证”工作要求,对标对表,落小落细,进一步压实责任,细化措施。
(召开提质增效项目栽种现场会)
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切实抓好“藏粮于地”。一是制定了《碧城镇2022年粮食生产指导性任务分解表》,把种植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村小组,落实到农户,落实到地块,确保任务不落空,确保粮食面积按时按量种足。二是抓好撂荒地跟踪监测工作,认真摸排耕地摞荒情况,分析研究摞荒的原因,统筹利用好撂荒地,做到因地施策,因户施策,充分挖掘粮食生产潜力。三是筑牢“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把推广优质稻作为粮食需求侧改革的切入点,进一步提升优质稻覆盖率。
夯实粮食生产发展基础,真正做到“藏粮于技”。一是以“新技术”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升科技增粮水平,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进粮食生产环节减损。二是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耕地保护要求要非常明确,耕地必须实至名归,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的重要指示精神,重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着力耕地质量提升。三是加强示范引领。全力打造镇、村、组三级高标准粮食作物样板,以示范样板为引领,通过辐射带动,促进全镇粮食生产重要突破。
目前,碧城镇已完成市级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样板1块,200亩;完成镇级水稻样板2块,214亩;完成村级水稻样板15块,1054亩;共完成各级粮食样板18片,1478亩。在下一步工作中,碧城镇将持续打造优质农田,助农民增收,农村增强、农业增质,为圆满完成全年粮食生产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饶发侯、张芸慧
编辑:李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