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新闻动态 >> 乡镇动态

中村乡:“五发挥五确保”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农增收

日期:2022年08月07日   作者:中村乡党政办公室   来源:中村乡    点击:[]

禄丰市中村乡深入开展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立市场主体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把千家万户的“小农户”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好,为农业增效赋能、为农民增收加力,做到拨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致富一方人,推动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地见效。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好产业的基础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实”。围绕市委、市政府“稳粮稳烟、扩菜扩花、增畜增果”产业发展思路,结合中村实际,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市场的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方式,把推动农民增收与促进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纵深推进农村产业发展,确保利益联结既要联得上更要联得实。2021年以来,全乡共完成烟叶收购91万公斤,实现产值2802万元,户均收入5.78万元;鼓励培训条件适宜的农户养殖本地小黄牛、生猪、山羊、土鸡等;加大对全乡2万多亩板栗和7万多亩核桃的管理和提质增效,扩种了重楼、草乌等林下中草药种植300余亩,构建完善了板栗、核桃、菜籽、重楼、草乌、土猪等优势产业的生产销售链,形成了以中村、河西万亩板栗和山前、峨山万亩核桃为代表的禄丰市最大的板栗、核桃产出地,中村村委会(板栗)荣获楚雄州“一村一品”示范村称号,以禄丰鑫鹏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龙乡中村板栗(鲜果)”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发挥好企业的纽带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紧”。完善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机制,牢固树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持续增收;服务农业龙头企业就是服务农民持续增收”的理念,通过政府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辐射联合社、合作社,联合社、合作社带动农民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保底分红、二次返利、股份合作、吸纳就业、村企对接等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农业龙头企业、联合社、合作社和农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让农民增收搭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这趟“顺风车”。目前,全乡共培育市场主体115家,并推进现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禄丰鑫鹏农产品经营有限公司、多味科技食品(云南)有限公司、广缘花卉企业、阿勒农鑫农产品种植营销合作社和峨山洒买助种植营销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联农带农的中坚作用,把区域内同业合作社组建成产业联合体,认真履行“百企帮百村”责任,实行“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模式,已和当地100余户农户建立了长期的利益链接机制不断提升农户合作层次和规模,强化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带动农民就业、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真正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

三是鼓励创业就业,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好”。以实施“四万三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乡推进”“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等工作为切入点,激发主体意识、增强主体能力,鼓励农民创业就业,实施乡村人才“归雁”工程,建立乡村人才信息库,支持农村实用人才和返乡务工人员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充分释放蕴藏在群众中的创造力,形成增收的强大合力。目前,全乡储备村级后备力量55人,储备优秀青年人才67名。同时,积极探索“协会+公司+合作社+基地+互联网+专家站”六位一体的模式,本着“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紧紧围绕“学科学、用科学,打造品牌提质量,开拓市场增效益”的宗旨,进一步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稳步实施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能等培训,大力培训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养种植能人、养殖能手等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人才,使农民通过培训,真正能从素质、技术、技能等方面有所提高,成为农业经营的主力和主人。2021年以来,中村乡共举办春季、夏季、秋季招聘会3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共吸引320多人前来应聘,其中脱贫人口120人,现场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46人;全乡323户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100%参与了技能培训,并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群众购物不出村、销售不出村、生产不出村、创业不出村,实现多渠道增收。

四是落实惠民政策,发挥好机制的保障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长”。聚焦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三年行动目标要求,紧扣各类市场主体与农民的利益点,按照市场化的思路,深化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农民与市场主体之间形成更紧密的常态化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利用零散土地、盘活闲置宅基地、场院、荒地等“沉睡”资源,最大限度地激活“人”“地”“钱”“自然风光”等要素,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认真落实农业发展各项惠农惠民政策,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提供制度保障,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尽可能让农民参与进来,形成企业和农户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2021年至今,全乡共发放地力耕地保护补贴183.55万元,发放种粮一次性补贴77.99万元;共实施农房抗震65户,户均补助1.1万元,全乡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6282人,领取养老金2525人,三类对象中发放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590人60.55万元,发放营养餐补助金973人77.84万元,兑现雨露计划资金28人11.35万元;脱贫人口100%参加了医疗保险,享受医疗报销4909人次,减免医疗费用128.04万元,发放社会保障兜底551人190.21万元。

五是突出党建引领,发挥好党组织的引领作用,确保利益联结“联得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把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增收作为考核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的硬指标,鼓励和引导基层党组织通过领办合作社(公司、企业)等途径,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链等领域党组织建设力度,通过示范引领、能人带动、发展特色产业、科技帮扶等措施,通过土地规模经营、推广先进技术、节约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盘活村集体资产,提高产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水平,推动农民与各类市场主体联结更加紧密,为农民增收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将全乡9个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标纳入乡级大比拼标兵标杆争创事项,围绕《中村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三年行动计划》,以“党建+产业发展”促农增收为目标,大力构建“党委牵头抓总、村党支部带动引领、企业(合作社)具体实施、农户(脱贫户)参与发展”格局,以开展飞地经济、股份合作、产业带动发展等模式,建立党组织党员联系农户机制和农业龙头企业联结合作社、合作社联结农户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产业帮扶全覆盖,带动农户流转土地、提供服务等,推动产业集约化、专业化、链条化发展,带动农户参与产业、分享收益、增收致富,打造群众增收新引擎。近年来,共为6个脱贫村争取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93万元,建设云之兰花卉保鲜大棚、板栗核桃仓储分拣冷藏中心、农特产品交易市场、龙闸坝生态庄园4个项目,建成投产后,6个脱贫村预计增加集体经济34.6万元。2021年末,实现全乡9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全覆盖,10万元以上的村有6个,占比66.67%;2022年有望实现9个村集体经济全部达10万元以上。

(禄丰市中村乡党委 龚雪净)

上一条:中村乡开展人大专项执法检查暨部分州市乡人大代表上半年活动
下一条:【民族团结】广通镇清风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