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佳陶瓷厂通过激活美乐陶瓷闲置厂房资源,构建起日均产能11万片、年产值超千万元的琉璃瓦生产基地,让86名农村劳动力在釉彩流转间奏响共同富裕的奋进乐章。
一、政策活水润沃土,筑巢引凤强根基
瑞佳陶瓷厂通过“双清单”精准匹配,以“用工需求清单”对接“劳动力资源台账”,年平均吸纳86名本地劳动力,其中妇女52人、脱贫劳动力11人,形成“企业得发展、群众得岗位”的双向共赢格局。车间以“琉璃三原色”绘就发展蓝图:交通区位优势铺就物流快车道,产品性能优势构筑市场护城河,施工便捷优势打开产业新蓝海,目前销售网络覆盖全省。
二、柔性管理显温情,双向赋能拓新局
弹性管理“贴心”:弹性工时制设置多个班次,员工可自行调换轮休,农忙时节开通“助耕直通车”,实现务工务农“双丰收”;配套服务“暖心”:生活保障圈配套职工食堂、休息区,构建便捷工作生活圈;成长通道“匠心”:推行“师带徒”阶梯培养机制,通过“理论淬火+实践锻打”的育才模式,9名技术骨干带出45名技术工人,让村民成长为掌握核心工艺的“琉璃匠人”,目前员工满勤月收入可达5000元。
三、产村融合生蝶变,共生共赢谱新篇
盘活原美乐陶瓷闲置厂房资源,构建本地原料供应链,实现资产资源活化与成本优化的双向降本增效,促进集体经济增收。聚焦农村劳动力特点,将质检,打包等技术门槛较低工序转化为适配岗位,稳定就业人群中妇女占比超60%,形成“守家门、顾家庭、挣薪金”的就业新模式。通过产业链延伸与就业帮扶协同,车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稳定器”和培育本土技能人才的“孵化器”“企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户致富”的三向共赢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四、政企同心聚合力,携手同兴产业荣
土官镇坚持企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融合,构建“利益共享、发展共促、治理共商”机制,立足破解留守群体就业困境,精准对接“顾家增收两不误”的民生需求,政企协同打造的就业帮扶模式成效显著,企业用工稳定性提升40%,周边行政村闲置劳动力转化率达73%,形成“培训一人、就业一户、带动一村”的乘数效应,推动产业升级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土官镇以政策精准滴灌强基础,以柔性服务供给解民忧,以产村融合发展拓空间,以政企协同联动聚合力,真正实现了群众就业在“家门口”、增收在“手边上”、幸福在“心坎里”,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写下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