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市人民政府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仁兴镇2025年上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日期:2025年08月14日   作者:   来源:仁兴镇    点击:[]

2025年上半年,仁兴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州、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以深化依法行政、优化法治环境、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我镇2025年上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体情况

(一)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镇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党委在推进法治建设中的统筹抓总作用,严格落实仁兴镇“八五”普法规划及《法治仁兴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精神,调整充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小组和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协调小组成员,专题研究审议《仁兴镇2025年法治建设工作计划》《仁兴镇2025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制度文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法治建设工作格局。召开镇党委全面依法治镇委员会会议2次,传达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州、市相关工作要求,确保上级精神落地见效。

(二)党委(党组)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工作次数

坚持法治建设工作党委会研究常态化,确保工作有部署、落实有问效,2025年以来党委会专题听取法治建设工作汇报2次,研究部署平安建设、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及依法治理、法治建设等工作3次,确保法治建设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镇党委书记、镇长带头学法用法,将法治素养作为干部考核重要内容。2025年上半年,党政主要负责人同分管领导及相关站所研究相关工作3次,并对各村(社区)法治建设情况进行实地调研,推动解决基层法治难题。

(四)法治建设年度考核及整改情况

对照2024年度法治建设考核反馈问题,完成2024年度考评反馈的问题整改。健全法治建设考核机制,将依法行政、普法宣传、矛盾化解等指标纳入镇村干部年度考核,确保法治建设责任层层传导、落实到位。

二、主要举措与成效

(一)深化法治理论学习

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纳入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系统思维方法》等内容,推动班子成员学法用法、依法行政。

(二)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培训情况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议题和镇党校学习内容,领导干部带头为镇村干部讲授法治课,形成以上率下的学习氛围。强化法治培训,充分利用周一干部集中学习、“万名党员进党校”的契机,以领导干部组织宣讲、执法站所以案释法普法、邀请法律顾问开展专题法治讲座等形式,开展干部职工法治培训活动,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重点法律,组织镇村两级干部集中学习3次,参训人次达300余人次,着力增强干部职工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水平。

(三)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1.政务服务标准化。一是规范服务场所建设。规范服务场所设立,按照统一标准设立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确保服务场所标识清晰、设施完善。规范功能布局、工作人员服务行为和台账管理,提升服务质效。二是优化“网上办”“掌上办”,确保党群服务中心(站)100%接入互联网和电子政务外网,互联网速率不低于50M、电子政务外网速率不低于100M。积极引导群众通过云南政务服务网、“一部手机办事通”办理便民服务事项,做到政务服务事项100%网上可办,全程网办率达90%以上。

2.创新基层服务模式。一是推动政务服务便利化。深化“就近办”“自助办”,健全完善帮办代办员制度,推广上门服务和自助服务,整合公安、税务、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等部门自助终端,推动集成式综合自助服务终端向村(社区)延伸。二是构建基层智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打造“法律机器人”智能服务平台,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与12个村(社区)服务站实现“乡村法治通”机器人全覆盖,打通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法律机器人”等智能化手段,为农村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等提供法律支持,有效防范法律风险,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四)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

1.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备案制度,重点审核文件主体权限、制定程序、内容合法性等要素,特别关注是否设定减损公民权利或增加义务的条款,定期按要求清理规范性文件

2.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履行情况。一是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修订《仁兴镇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清单与责任清单,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确保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二是健全依法决策保障机制。建立“外聘法律顾问+内部公职律师”协同工作机制,2025年聘请云南鑫玉李珺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珺律师为法律顾问,同时培养2名公职律师,组建起涵盖多领域的法律团队。在重大项目投资、政府合同签订、行政复议诉讼等工作中,法律团队全程深度参与。2025年共邀请法律顾问开展法治培训讲座1场次,审查协议合同10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0份,提供法律咨询服务15次。

(五)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1.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情况。一是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自成立仁兴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以来,整合生态环境保护、交通运输等7个领域执法职能,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工作机制,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的联动执法模式。我镇综合行政执法队定编10人,统一配备执法服装、车辆及装备,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每年开展不少于1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建立“全方位、全流程”执法监督体系。2025年上半年,共清理占道经营、乱摆乱放50余处,检查酒店、饭店、农贸市场、九小场所20家,排查整改火灾隐患28条。二是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通过镇村公示栏等渠道,依法公示执法主体、程序等事项;配备执法记录仪,实现案件办理全过程记录;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由法律顾问对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前置审核,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显著提升。

2.大数据平台运用情况。全面对接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实现执法数据实时上传、案件线上办理。2025年上半年,在平台录入日常执法检查2次,确保执法行为全程留痕、可追溯,构建公开透明的执法监管体系。

3.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一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及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做到有领导负责,有调处方案,有解决时限,最大限度地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25年上半年全镇共排查矛盾纠纷108起,目前已化解100起,正在化解8起。其中婚姻家庭及婚恋纠纷30起,已化解28起,正在化解2起;邻里关系纠纷34起,已化解30起,正在化解4起;其他争议纠纷44起,已化解42起,正在化解2起。二是健全群众诉求响应机制。着力构建群众诉求畅通格局,搭建群众诉求平台,落实“三查机制”,建立“办结核查+随机抽查+重点督查”工作体系,对已化解矛盾开展常态化“回头看”,推动纠纷化解质效长效提升。

4.多元调解机制运行成效。一是我镇于2025年6月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整合综治、司法等各方资源,推动基层治理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转变。在12个村(社区)设立综治窗口,实现调解服务全覆盖,上半年村级调解成功率达98%。创新推行“摸排底数—依法研判—情感疏导—多元协同—跟踪回访”五步工作法,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0起。推行“以件计补”补助机制,建立分级分类奖励标准,对成功调解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发放50-5000元不等的专项奖励资金,2025年上半年发放2024年11—12月奖励资金3300元,目前已申请2025年第一、二季度奖励资金,待审批后及时发放,有效激发基层调解工作活力。三是持续建强网格队伍,科学划分全镇网格163个(专属网格19个)、微网格896个,选配网格员163人、微网格员896人,开展“四项机制”培训,发挥网格员“前哨”作用,充分调动网格员积极性,推动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5.信访法治化处理情况。建立健全信访受理、办理、督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专人负责信访信息平台的数据录入维护工作,按时报送各类报表,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信访材料归档制度,实现“一案一卷”规范化管理。2025年上半年,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4件,目前已依法依规办结24件。

(六)强化法治宣传教育

1.“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清单落实情况。严格落实普法责任制和“三单一书”,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工作要求,紧扣乡村振兴、国家安全观、安全生产、未成年人保护、预防电信诈骗等重点内容,通过设置流动普法摊位、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派发宣传单等文明实践活动开展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法治副村长职能作用,深入开展“法律进村组”活动,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等法律法规,累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0余次,覆盖群众超1000人次,确保法治宣传融入基层、落到实处。

2.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审议通过《仁兴镇2025年深化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调整充实12支专项普法工作队,联合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卫生院组建宣讲团,以“法治护航成长”为主题,深入辖区1所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及5所村级完小开展法治宣讲及安全督导,累计覆盖师生家长3790人。持续开展“开学法治第一课、法律进校园”等普法活动13场次。二是强化重点领域法治宣传。强化重点领域法治宣传,审议实施《仁兴镇2025年重要普法节点提示单》,开展集中普法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余份。结合日常下村组工作契机,采取入户宣讲、以案释法等形式开展常态化普法教育,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意识。大力推行“调解+普法”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派出所+司法所+平安法治办+法庭+村(社区)”矛盾纠纷联席会商机制,推动纠纷处理模式从“事后处理”向“源头防控”转变,实现人民调解和普法宣传1+1>2的功效。加强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扎实推进乡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组织分管领导及相关站所做好72名法律明白人的日常管理和培训工作,着力提升基层法治队伍专业素质,不断夯实法治建设基层基础。

三、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执法规范化水平待提升。一是执法程序与能力建设不足。执法人员专业素养存在短板,突出表现为新进人员业务培训不系统、法律适用能力薄弱,特别是面对综合执法多领域法律需求时,对调查、告知等法定程序执行不严格,程序规范性和专业处置能力均有待提升。二是专业化人才支撑不足。执法队伍中法律专业人才占比偏低,具有法律职业资格或系统法学教育背景的人员紧缺,难以满足规范执法的专业化要求。

(二)决策合法性审查覆盖面不全。一是审查范围存在盲区,虽然重大行政决策已实现合法性审查全覆盖,但部分一般性行政决策尚未纳入审查范围。二是审查深度有待加强,目前对决策事项的合规性审查较为充分,但对合理性、可行性论证相对薄弱,法律顾问参与决策论证的深度不够。

四、2025年度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法治建设政治引领和责任落实。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常态化学习的重要内容。健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的法治建设工作机制,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定期专题谋划部署法治建设工作,推动法治建设责任全面落实。

(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执法队伍。建立分层分类培训体系,确保执法人员定期参加业务培训。完善新入职执法人员岗前培训考核机制,重点提升法律适用、调查取证、文书写作等核心能力。健全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建立执法人才库,培育执法业务骨干。

(三)进一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健全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完善决策主体、事项范围、法定程序和责任追究的闭环管理机制。全面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实现执法信息公示率、执法过程记录率、重大决定法制审核率三个100%。聚焦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等重点领域,建立跨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健全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案卷评查、投诉举报处理等监督制度,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中共仁兴镇委员会

                                                                                            仁兴镇人民政府

                                                                                             2025年8月14日

上一条:禄丰市林业和草原局2025年上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下一条:禄丰市政务服务管理局2025年上半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