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和平镇妇联严格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促党建”的工作要求,着力在“坚定一个信念、夯实两个基础、狠抓三个重点、搭建四个平台”上下功夫,探索出“1234”工作法,把妇联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积极搭建平台,致力发挥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妇女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妇联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坚定一个信念,构建“党建带妇建”格局。镇党委高度重视妇联工作,镇妇联统一思想认识,坚定党建带妇建的信念,明确了“党建带妇建”工作的主要任务,逐步形成党建与妇建统一管理、同步推进的工作局面。坚持领导协调机制,不断强化责任意识,镇党委定期不定期听取妇建工作汇报,并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联动推进机制,把妇建工作纳入党建目标管理范畴,妇联主席纳入统一管理,妇建考核结果纳入党组织评优条件,做到齐抓共管;坚持责任考核机制,把妇建工作融入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做到定期检查、考核督促、及时通报,并将考核结果与评先创优挂钩。
夯实两个基础,提升“党建带妇建”能力。以妇女培养、使用和管理为重点,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抓组织网络建设,镇妇联将“妇女之家”纳入党建阵地建设规划,实现共建共享,目前全镇妇联组织阵地建设达到了全覆盖,13个村(社区)妇联组织机构健全,支委班子作用发挥好;在条件成熟的镇属“两新”党组织——禄和智生牧业有限公司中建立妇联组织,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妇联运作、各方配合”的工作格局。抓素质提升,鼓励和支持妇女干部在职进修、参加学历培训或成人教育,目前全镇就读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妇女干部1名,就读在职研究生女职工2名,就读村(社区)妇女干部学历能力“双提升”3名。以远程教育为阵地,抓好农村妇女的培训工作;依托省、州、市各级妇联举办的各类直播讲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集中讨论学、“指尖”网络学、联系实际学,提高了妇女干部的综合素质。此外,还积极为女干部展示才华搭建平台,通过演讲比赛、“和平故事大家讲”、“读书分享会”、文艺表演等活动,充分展示新时期女性的风采和才华。
狠抓三个重点,扩大“党建带妇建”覆盖。加强妇联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构建纵横交错的“党建带妇建”工作网络。狠抓示范点建设,今年以打造镇妇联、和平村、张家村、大路溪社区“规范化妇联组织”为重点,通过实地指导,帮助理清创建思路,明确创建措施,确定创建特色,充分发挥妇联的桥梁作用。狠抓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镇妇联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解决妇女儿童实际问题的重要举措和“我为妇女儿童办实事”的重要途径,压紧压实镇村妇联干部主体责任,采取心理疏导、到户走访、政策宣传、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等有效措施,扎实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截至目前,镇村妇联共排查化解婚姻家庭矛盾纠纷8起。狠抓“三访四察五送”,镇妇联持续贯彻“转作风、大调研、大走访、察妇情、办实事”活动安排部署,以“三访、四察、五送”为抓手,努力为妇女儿童送去温暖和关怀。自“三访、四察、五送”活动开展以来,镇村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共走访留守儿童、精神障碍、残疾、留守老年妇女113人,走访特殊家庭23户,走访慰问留守儿童56人,走访企业和社会组织3个,解决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3件,发放慰问品金额5000余元。
搭建“四个平台”,增强“党建带妇建”实效。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在服务大局、服务基层中求作为。搭建创业平台,为经济发展服务。结合我镇种养殖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广大农村妇女的就业、致富开展黑山羊养殖、果树种管等特色培训,全面提高妇女的素质和致富本领。今年以来共举办培训班4次,培养了一批如王美芳、张燕、毛兰波、杞荣艳等种养殖和生产经营女带头人,其中,“美芳果园”和“大德花果山种养殖厂”先后被市妇联评为“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和“巾帼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搭建文化平台,为精神文明创建服务。组建和平山音艺术团、九头山文艺队、弯枝洼文艺队,并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妇女社会文明建设的进程。今年丰收节暨水果文化节,由和平山音艺术团组成的文艺队,同姚安县非遗中心选送的节目同台表演,尽展和平镇特有的民族风情,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搭建维权平台,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加强与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认真搞好法制宣传。做好协调配合工作,及时调解处理纠纷案件,促进妇女树立自主维权意识。截至目前,化解妇女维权案件5起,实现妇女工作“零”上访。搭建就业平台,为建设小康服务。积极帮助广大留守妇女寻找就业机会,帮助她们解决生活困难。积极宣传发动妇女小额贷款,帮助广大妇女更好的创业。今年,共发放妇女小额贷款2户30万元,涉及种养殖、生产经营等。